“且让使者等著,召参谋们来开会!”
    “是!”
    三个诸葛亮赛过一个臭皮匠,虽然幕僚集团的脑子可能没有李季泽的好,毕竟他拥有著超远见识的。
    格局决定了智慧!
    但既然是幕僚团,他们自然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最差也能给李季泽一点启发不是?
    隆重介绍一下,李季泽的幕僚团,当然他们秦军內部是按照秦王的规定,称呼为参谋团。
    这个时代,幕僚的作用一般是辅佐主公,而打仗则是依赖將军的经验和谋士。
    可李季泽则是將其改变,专门组建了一个部门,即“参谋部”!
    他们不仅要负责一些內政上的事情,还要负责军事上的行动。
    说白点,以前打仗靠將军,现在靠参谋部!
    哪怕是个白痴,把他放在了將军的位置上去,只要你如实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去落实,將军也能变成“百战不殆”的大能。
    但变相的,参谋部的责任可就重了!
    他们是要担责的,同样也是有升迁通道的,以前的军师可没有升迁通道。
    言归正传,首席参谋陈应元,正式的官职是王府长使。
    他的谋略很厉害,是类似张良一样的人物,主要是在大局上。
    老二则是周仁和,此人负责的是后勤方面,总能给你弄得舒舒展展,让李季泽最是放心。
    老三,其实就是三把手了,负责打仗的!这位主儿名叫乐悦,最擅长的计谋是奇谋!
    何谓奇谋?
    既兵行险招,在你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你觉得不可能的地方发起攻击。
    善用奇谋者,成小势,不成大势!
    这种人啊,他只能运用在战爭上,具体一点在战术上。
    但在大局上,其实这种人是缺乏大局观的……
    比方说,某五十六,能想到一个奇谋偷袭了阿美莉卡的海港。
    导致了一个点上的获胜,整个东倭全体兴奋、欢呼,但这种人最后带领国家贏了吗?
    没有!
    善用奇谋者,其实更多是一种赌的心性!
    东倭人就善用奇谋,赌了一次老毛子,赌了一次咱,皆是大获全胜。但最后呢,赌一次老美,自己全变成了“熟人”。
    正因为如此,乐悦很厉害,总是能想到李季泽想不到的方向!
    可为什么,他的地位在陈应元之下?
    你见过阿美莉卡玩奇谋吗?他们的战爭从来都是一字平推。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说他们没有战术,就知道依赖武器。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武器先进,国家有钱,本来就是他们的优势呢?
    陈应元他就主张的是这种打法!
    硬要说的话,陈应元是属於诸葛亮这种,稳扎稳打的类型,乐悦则是属於郭嘉这种,善於把控人心,擅长使用奇谋!
    当然,无论手下的计谋有多厉害,最后决定权还是握在了李季泽的手中。
    如果君主是个精明的人,自然能从这些计谋里面掌握到一个最精妙的选择,如果君主是女帝那样的昏君,你说啥她不听,亦或者她乾脆全听!
    这种人就很难成事。
    李季泽找来了三人,大家仔细商量,关於女帝为何会来圣旨,接下来如何应对?
    他们四个人其实一致都认定,女帝这时候来圣旨,只有一个可能!
    给李季泽台阶下!
    先前李季泽不是说了,女帝在他这里,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可女帝为什么会去南方復位?如此一来不等於是打了李季泽的脸吗?
    正因为如此,所以女帝肯定是来一道圣旨,承认李季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职务!但同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利不起早,只怕女帝给了这么一道圣旨,必然会向李季泽求取“好处”。
    区別只在於,好处会是什么?
    陈应元认为,女帝现在刚刚復位,但南方居然还有两个“偽帝”。而这两人更是明確地不承认女帝,认为她才是“偽帝”。
    如此这般,女帝想要稳住南方的局势,那她就需要秦王。
    无论是李季泽顶住北方的蛮人,不让蛮人南下,好让她整合內部。还是得到李季泽的支持,助她平叛其他“偽帝”,都是及其利好的。
    因为如此!女帝才要“不计前嫌”,继续拉拢李季泽。
    因为李季泽是唯一一个“不称帝”,唯一一个还在打著女帝旗號的人!
    好吧!他们所有人基本都確定了,女帝的圣旨是来拉拢的。
    不过只在於,接还是不接?接要怎么相处?不接又怎么相处?
    陈应元认为女帝是正统!李季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既然是来自女帝,自然要尊正统!行正道!如此一来,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李季泽。
    而周仁和则不认为,他觉得女帝是个蠢货!她做的事情怎么能称之为一个明君呢?
    但我们也不能公然地反对,因为现在的封建思想,天地君亲师还是很重的。
    公然反对皇帝,非常不好,影响非常恶劣。
    也就是说,周仁和是“中庸”的,我既不反对你,我也不顺从你。我当我自己便好!
    乐悦则是激进的,他认为凭什么要接圣旨?难道我们在青州打土豪、分土地,让百姓一个个称颂,我们高喊“天下大同,人人平等”口號是错误的?
    难道不该跟天底下最大的地主阶级,皇帝划清界限吗?
    应该果断拒绝!给百姓信心。
    好吧,李季泽本来是拿不定主意找三个军师来,大家一块儿谈论下事情的走向。
    可不曾想,三个人、三条线路。
    陈应元“圣贤之道”,周仁和“中庸之道”,乐悦则是“改革之道”。
    那么李季泽如何选择呢?
    小孩儿才做选择,成年人是统统都要!
    李季泽当即拍板,表面上我们遵从女帝,依然是大齐的人,但其实我们的军队还是我们的军队,我们做自己!我们的军队只听从秦王的號令。
    至於內部,走乐悦的改革之道,该打土豪接著打土豪,该分田地分田地。
    至此……
    在三人高呼“主公圣明”之中,就此散会,迎朝廷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