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高力士简直错愕,工部尚书秦效康却道:“姑且算是真的,毁坏大明宫一事,你要如何开脱?”
  “那是妖怪毁的。”李景珑说,“与我、我下属无关。”
  “那的意思是,让我们找妖怪索赔去喽?”礼部尚书慢条斯理说道。
  李景珑简直忍无可忍,说道:“各位大人知道,若放任那几只妖怪在长安肆虐,来日还要死多少人吗?”
  “李景珑。”高力士眉头深锁,已听得十分不耐烦,说道,“你可以了,莫要再狡辩了,出去罢。”
  李景珑:“……”
  李景珑瞬间气血涌上头,险些就控制不住自己要大吵起来,左右大理寺刑卫却朝前一夹,挟得他出去。
  “这疯子乃是贵妃钦点,本想派他个子虚乌有的差事打发了,没想到刚上任却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来……”
  这是审判堂关门前,李景珑听见秦效康说的最后一句话。旋即刑卫将他带到审判堂外漆黑的校场上,让他等结果。
  “各位相信吗?”高力士又问。
  与席人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敢开口,心里都是信了大半,否则这等怪事压根无从解释,但妖邪横行,是绝不能捅到圣明天子面前去的。
  黄庸说:“依我看,不如便以大明宫夜遭飓风,夯土松垮为由,先对付着结案了,工部再派能工巧匠昼夜修缮……”
  工部尚书哼了一声,意思是你们大理寺闯出的祸,凭什么要我工部背锅?
  高力士笑着摊手,说道:“驱魔司乃是杨相管辖,能怎么办?”
  “我看右相只怕还不知道此事罢。”刑部尚书温侑道。
  “这次看在右相的面子上平了,下次呢?”秦效康冷冷道,“次次如此?”
  “我能怎么办?”高力士笑道,“我也很苦恼。各位,本来这会儿我该当在家里喝酒才是。大半夜的被唤到此地,听了这么一个天书般的故事。”
  “既已相信。”黄庸说道,“就不是故事了。当年狄老创立驱魔司,正是为了……”
  “无论是不是。”刑部尚书冷冷打断道,“此事一传出去,定将令长安人心惶惶,一发不可收拾,绝不能让他再这样下去。必须把这个莫名其妙的衙门给关了,妖再凶悍,也是血肉之躯,案子搁在大理寺,便不能捉妖了?”
  温侑乃是黄庸顶头上司,这么一发话,黄庸只得闭嘴,点头。
  高力士说:“这可是贵妃钦点的……”
  “高将军。”温侑倾身道,“你若放任这厮继续下去,来日捅出更大的娄子,只怕连杨相也要受连累!”
  高力士眼珠子转了转,不说话了。
  “大明宫垮了尚且能修。”礼部尚书说道,“万一下回毁的是宗庙呢?”
  高力士顿时一个哆嗦,这句话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这事儿,总得告知相国一声。”高力士寻思道,“得顾及贵妃的面子。”
  “那是自然。”余人纷纷道,达成了共识,书记官开始写调令,温侑又说:“不要再过门下审,明日我往吏部去一趟,想必李景珑的调任令还未生效,截下来便罢了。”
  高力士点头道:“陛下御旨与杨相那边交给我去办就是。胡总统领,李景珑接下来的安排,依旧交给你,你是他的老上司,务必让他莫要闹将起来,封常清那边,也有劳你跑一趟了。”
  胡升能说什么?只得苦笑点头。
  于是众人拍板,就这么下了决定,将整个驱魔司一笔抹掉,免得来日麻烦越来越多,害大家丢官职掉脑袋。天子圣明,却奈何不了猪队友牵连,根据前朝来俊臣案等大小事件,官员掉脑袋如割麦子般,自然觉得这个决定很有必要。
  第21章 古剑之名
  李景珑在审判堂外徘徊了一刻钟,见官员们各自出来,经他身畔各自离开。余大理寺少卿黄庸与老上司胡升。
  李景珑站直,注视两人,等待最后的结果。
  胡升打量李景珑,只不说话,心中不住盘算对策,这些年里他一直不大了解这名曾经的下属,当初李景珑在龙武军中的风评也颇差,胡升更私底下问过部将们,为什么不大喜欢李景珑。
  部下们都神神秘秘的,也不说清楚,反正就不喜欢他,嫌他傲,更有人说他有些怪癖。胡升便也不再多问,只是待把他的驱魔司取缔了,要怎么安顿,倒是个麻烦,依旧调回龙武军去?
  李景珑只是安安静静地站着,等两人开口,黄庸与胡升都是一般心思,都觉面前这人可怜。老大不小,祖宅也卖了,家也没了,唯独一间驱魔司,总算有点起色,现在又要被取缔。
  “你是不是有一个小兄弟下属?”胡升踱了几步,问。
  李景珑脸色一变,生怕鸿俊闯了什么祸,再瞥黄庸时,突然想起那天黄庸来时,自己正与鸿俊在一起,想必是黄庸说的。
  “是。”李景珑道,“怎么?”
  “把他带过来,以后你依旧回龙武军。”胡升说,“余人遣散,由吏部安顿,下月初五,驱魔司摘匾,给你们十天的搬家期限。”
  李景珑瞬间脑子里“轰”的一声,仿佛有什么炸了,还以为自己听错,茫然道:“什么?”
  “不要闹了。”胡升说,“这几年里头,简直被你闹得心力交瘁,你以为我想?定定神,过几日再来谈吧。”
  说毕,胡升绕过李景珑,走了。
  黄庸说道:“李长史,我信世间有妖,也信你的为人,但有些事,当真不会遂你的心意。人生最难的事,正在于此,你既继承了狄公这把剑,想必总该知道韬光养晦的道理……”
  李景珑已听不进黄庸说的什么,快步转身去追胡升,追出大理寺外时,却再找不到胡升踪影,他站在正街上,一时茫然无措,天旋地转。
  李景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驱魔司门口的,五更时分,月入前厅。
  不动明王笼罩着一层温和的光,手持六大法器,平静地注视着自己。
  天井内散了几个杯碗,厅内的坐榻被搬了出来,横在梧桐树下,地上还散着点茶叶,看样子是先前他们在梧桐树下消遣了一会儿。
  各人房门都熄了灯,显然是等不到他,先自睡了,免得明日又有客人来,日夜颠倒遭人笑话。
  李景珑站在天井中,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久久沉默无言。
  鸿俊躺在榻上,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梦里。梦中的长安尸山血海,黑雾缭绕,到处都是死人,正如在大明宫中四窜的鳌鱼,尸体的手纷纷朝他伸出,要将他拖进去。
  他惊慌失措,想使五色神光,却发现经脉中早已空空如也,他环顾四周,想回到驱魔司去,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想起的,不是重明与青雄,竟是李景珑。
  他喊道:“长史?长史你在哪儿?”
  他跌跌撞撞地在长安城中奔逃,到处都是尸体,黑雾从背后卷来,令他背脊一阵冰冷,他重重摔倒在地,喊道:“李景珑?!李景珑!”
  他再爬起身时,感觉胸膛中有一股强悍的力量,几乎要冲破他的胸腔,令他痛苦无比。
  “李景珑——!”
  “鸿俊!”
  房中,鸿俊滚了下榻,李景珑听见他在房内,睡梦中喊出自己名字,一个箭步上前,接住了他。
  鸿俊猛然一挣,醒了,正要大喊时,李景珑忙做了个“嘘”的动作,诧异打量他。鸿俊浑身大汗,睁大了双眼,脸色苍白,不住喘息。
  “梦魇了?”李景珑低声问道。
  他双膝跪在地上,抱着鸿俊肩膀,鸿俊抓着他的衣衽,把头埋在他的手臂里,长长吁了口气。
  是夜,李景珑房内点亮了灯。
  鸿俊在东厢里取了定神的药,从李景珑房门外过去,李景珑却道:“进来罢,也给我配一点。”
  鸿俊答道:“我配好给你送过来。”
  他还记得那天被李景珑拒之门外的一幕,后来特地问了鲤鱼妖,鲤鱼妖告诉他有些人不太喜欢别人进自己房间,鸿俊便记住了。
  “陪我一会儿。”李景珑说。
  鸿俊便光脚进去,搓出一团火焰,点亮案畔的小铜炉,放上一个铜碗,开始配药材。
  “小时候常做梦?”李景珑问。
  “没有。”鸿俊摇头道,“下山以后才做噩梦。”
  “想家了?”李景珑叹了口气,又问道。
  他解了外袍,单衣胜雪,在案几另一侧跪坐下来,与鸿俊相对。
  鸿俊以一个铜勺,轻轻翻炒着碗里的药材,火光映在他英气的少年眉目间,又仿佛带着些许黯然。
  听到“想家”时,他抬眼看李景珑,笑了起来,那笑容顿时让人生已近乎无望的李景珑,内心深处的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响起一声,继而像涟漪般层层荡开。
  “赵子龙说,人总要失去很多东西,回头才会发现它的好来。”鸿俊笑着说道,“现在想家,因为离了家,但我也喜欢驱魔司,喜欢大伙儿。”
  李景珑眼中带着些许迷茫,问:“你喜欢驱魔司什么?”
  “梧桐树啊。”鸿俊转头,倾身朝外望,又说,“你还给我画,还带我玩,和我作伴……”
  李景珑低声答道:“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与你投缘。”
  仿佛是定神药的香气起了作用,药材混合的香味下,李景珑的烦恼感被减轻了许多,他不由自主地端详起面前的这少年,思考自己为何总是特别照顾他。
  因为他不像另外三人,各有各的算盘?不是。
  因为他长得漂亮,令人心生好感?也不是。
  “今天发生什么啦?”鸿俊又抬头问。
  李景珑看见鸿俊眼里的那一丝茫然之意,豁然开朗,忍不住笑了起来,明白了——
  ——他不懂许多事,眼里既不像别的人,看见他时便带着嘲笑之意,也不像龙武军的同僚,看人下菜碟,捧高踩低。他毫无算计人的想法,更没有窥探人心的欲望,不自恃精明了得,也不妄自菲薄。对世情与人情毫无想法,懵懵懂懂。
  人总是喜欢与单纯的人当朋友,不需耍心计也不会被坑。
  “是不是又被我坑惨了?”这时候鸿俊又问。
  李景珑乐不可支,无奈地笑并摇摇头,鸿俊满脸疑惑,看不懂李景珑在想什么。事实上大部分人打机锋他已渐渐能听懂了,知道这世上的人,许多时候话里还有话。
  “你在家里,也是这么无忧无虑的么?”李景珑又问,“到处坑人闯祸?”
  “重明生起气太可怕了。”鸿俊说道,“哪儿敢?就是运气不好罢了。”
  “是有点儿。”李景珑哭笑不得道,感觉自己自从认识了鸿俊,倒霉的事儿简直一件接一件,比过去二十年来的经历还要夸张得多。
  “你们不懂凡人。”李景珑说,“凡人活着是很苦的。”
  鸿俊点头道:“对,凡人很苦。妖魔妖魔,妖是山精野怪,魔就是万物戾气与痛苦。”
  李景珑心中一动,问道:“都说‘驱魔师’,为何不说是‘驱妖师’?妖我见着了,魔呢?在哪儿?也在长安吗?”
  鸿俊想了想,答道:“因为驱魔师,最终的责任是驱散神州大地的苦痛,驱逐万物的心魔,驱散经年累月的魔障,净化人间。”
  鸿俊从有记忆开始,就从来没有任何烦恼,自由自在的,重明的温暖力量就像一道屏障,随时随地都保护着他。但自从离开太行山后短短两个月,他才发现,神州大地居然有这么多的痛苦与悲伤,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如此地浓烈。
  一路上他看见了贫穷、死亡、疾病与苍老。鲤鱼妖告诉他这是人间的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种种痛苦散入天地的气脉里,周而复始,被这冥冥的强大力量不断净化。
  然而一旦超出了天地能净化的阈值,戾气就会聚集成“魔”。
  鸿俊始终记得青雄提及的“天魔”,以及那句被重明所打断的话。他十分好奇魔的存在,但鲤鱼妖只解释到魔的诞生,就不再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