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有人要毁了你的婚事。”姜恒想了想,精准地推断道。
  “随他罢,”耿曙随口道,“反正我也拒了这婚约。”
  双方尚未真正订婚,即无毁约一说,耿曙表明来意,姬霜也心知肚明,他们哪怕相爱,也不可能在一起。
  “你喜欢她吗?”姜恒观察耿曙,见他脸色有点不对。
  “不爱她。”耿曙朝姜恒说,“但这姑娘,是个不错的人,与她相处起来很舒服。”
  姜恒以为耿曙会难过,但他反而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遂笑了笑,说:“好罢。”
  耿曙说:“既然她不必咱们帮忙了,回去?”
  这地方太危险了,耿曙只怕他们的身份被捅出来,李宏一定会不计一切代价,将他俩千刀万剐,为昔年死去的弟弟报仇。
  “不,”姜恒果断道,“继续咱们的计划,权当朝公子胜赎罪了。”
  “你开什么玩笑?”耿曙说,“咱们要把太子救出来,再让他造反软禁他爹。这叫朝公子胜赎罪?”
  姜恒说:“哥,想想公子胜,他要的是什么?”
  耿曙不太明白,事实上今日与罗望一席话,忽然就让姜恒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当初你以为我死了,”姜恒说,“你想得最多的,又是做什么?”
  耿曙答道:“我不知道,我没有目标,活得就像具行尸走肉,就像忽然天黑了,天亮的时候,永远也等不到。”
  姜恒只得说:“好罢。”
  耿曙道:“但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你说了算罢,只是有一点。”
  “知道,”姜恒说,“绝对不要离开你身边,是罢?”
  耿曙今天与姜恒稍一分别,心里便开始打鼓,幸而姜恒在钟山未曾发生什么事。
  第61章 汀丘宫
  是夜, 回到客栈内,耿曙换上了夜行服,姜恒说:“那你快去快回。”
  “快去快回什么?”耿曙莫名其妙道, “一起去!”
  姜恒当即来了兴致:“一起去?我也可以去吗?”
  耿曙答道:“当然了, 不是说别离开我身边么?”
  姜恒:“可这是去救人啊。”
  “能顾得了你。”耿曙找出夜行服, 先前已用自己多出来的黑武服改过两身,让姜恒换上, “若顾不上,让李谧死了不管了。”
  姜恒:“……”
  跟耿曙去救人,他自然是一万个愿意, 但以姜恒那三脚猫功夫, 想飞檐走壁明显不合理, 耿曙既然愿意带着他, 姜恒当即兴奋起来。
  耿曙穿上了夜行服,身材显得修长英气,让姜恒想起很久以前的项州。
  “蒙面吗?”姜恒说。
  “蒙什么面?”耿曙说, “你哥我是天下第二。”
  耿曙还记得姜恒对他的评价,他们谁也没有提起死去的昭夫人,但姜恒真切地感觉到, 耿曙的武功应当确实很了得。
  这是与罗宣直接对比,姜恒得出的结论。
  因为罗宣曾经在海阁内带着他翻屋檐, 需要三步,一步上窗台,一步蹬柱, 再一步上檐。而耿曙一手搂着姜恒, 稍一蹬就上到屋顶了。
  “我带了秘药,”姜恒紧张道, “运气好的话,应当不用杀人。”
  “你不想杀人,”耿曙答道,“自然不杀,点穴就行了。”
  耿曙与姜恒穿过客栈屋顶,来到马厩,上马沿小路出城,将夜行服穿在里头,恰好赶上入夜前城门关闭前的一刻,顺利出城。
  口哨声响,海东青登时不知从何处出现,展翅飞来。
  “风羽!”姜恒道。
  自从进西川的路上,风羽飞走后,姜恒就没有再见过它了,毕竟这鹰明显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识货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了避人耳目,耿曙便吩咐过几声,让它自行离开。
  “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耿曙皱眉道。
  “你让它去哪儿?”姜恒问。
  耿曙摇摇头,最后道:“没什么,它应当是舍不得你。”
  姜恒用手背触碰海东青的后脑勺,耿曙说:“既然来了,把它带着罢。”
  八十里路,骏马飞驰,两个时辰便到,月上中天时,耿曙远远看见了汀丘离宫。
  “救出来之后把他藏在哪儿?”耿曙说,“公主府里不能去了。”
  “我还没想好。”姜恒说,“但被软禁的太子一失踪,西川一定会戒备,先将他放在咱们客栈里罢。”
  耿曙说:“万一被查到下落呢?我可不一定能保住两个人。”
  “那就只好扔下他不管了,”姜恒答道,“方才谁说由他去的?人各有命,随他去就行。”
  耿曙:“……”
  两人面面相觑,耿曙心道你这也太不负责任了,成天管杀不管埋的,把太子从牢房里弄出来,一有危险就扔下不管,和捉弄他有什么区别。姜恒却促狭一笑,朝耿曙眨了眨眼,神神秘秘的,仿佛早有计划。
  汀丘离宫外,耿曙一步翻上了高墙,一身黑色夜行服隐藏在夜色里,如同警觉的、修长的狐狸。
  “守卫太森严了。”耿曙喃喃道。
  “什么?”姜恒在墙下满怀希望地问,“里头有人吗?”
  耿曙面对墙外四名守卫,颇有点头痛,伸手下去,将姜恒拉了上来,让他站稳。
  “跟在我后头。”耿曙低声说。
  两人身穿黑衣,沿着墙顶躬身通过。耿曙又抬头看了眼月色,乌云快过去了,一旦月亮显现,他们的身体剪影便很快会被守卫发现。
  耿曙在假山后下墙,让姜恒藏身黑暗里,握着带鞘的剑,低声道:“在这里等,没叫你别出来。”
  假山外守着两名侍卫,且全无视线死角,耿曙抬头,只见海东青在离宫高处天顶下盘旋。
  月亮出来了,照在汀丘离宫寂寥冷清的宫殿群上。
  姜恒远远看着耿曙,只见耿曙抬手,手指并拢,前挥,犹如带兵时做了个“进军”的手势,甚至没有发出半点声音,那海东青便“唰”的一声俯冲而下,化作一道影子,射向两名守卫!
  守卫顿时吓了一跳,喊道:“什么东西?!”
  耿曙又五指一撒,海东青飞上墙顶,两名守卫同时抬头,被吓得不轻,一人说道:“扁毛畜生!”
  趁着这么一瞬间,耿曙已悄然到了两人身后,两声闷响,守卫倒地。
  姜恒只觉眼前一花,回过神来,耿曙已回头,说:“出来罢,换上他们的衣服,穿在夜行服外头。”
  姜恒试了守卫鼻息,耿曙不悦道:“没有死,我又不是杀人狂,取他们性命做什么?”
  姜恒这才放下心,朝耿曙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是不是太啰嗦了?”姜恒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想在这个世上活下去,太仁慈只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他实在无法像刺客一般,因为侍卫挡了路,就把他们一剑捅死。
  “没有,”耿曙为姜恒穿好侍卫服,说道,“你心中有仁义,我很喜欢。走罢。”
  说着,耿曙拉起了姜恒的手,快步绕过回廊,前往离宫寝殿的方向。姜恒哭笑不得道:“你就是哄我,我常在想,罗望有个缺点,都说慈不掌兵,他不大适合当上将军。”
  “不,”耿曙停下脚步,抬头望向飞旋的海东青,答道,“我是当真这么想,恒儿。你知道吗?那天以后,我常常后悔,灵山的灾难,也许就是上天给我的惩罚……”
  姜恒“嘘”了一声,拉着耿曙藏身柱后,又有巡逻的守卫过来了。
  姜恒望向耿曙,在这沉默里,耿曙的眼神一目了然——他也在自责,如果当年他不是如此冷漠对待人命,也许一切从此都会截然不同。
  但这里也许没有办法,必须要杀人了,因为前方有四名守卫,稍有人喊叫起来,都将惊动外头等待轮值的上千人,以及在侍卫房中睡觉的守备。
  耿曙拇指轻轻弹出烈光剑的剑格,一手按在剑柄上,将姜恒挡在他的身后。
  姜恒却轻轻拉了下耿曙的衣袖,掏出一炷香,晃亮火折,嘴唇稍动,意思是“让我试试”。
  他点燃了香,迷香在走廊内蔓延,不多时,侍卫们昏倒在地。
  耿曙点了点头,穿过去,到得花园后长廊内,两人与提着灯笼巡视的侍卫打了个照面。
  “换班了?”那人距离甚远,并未发现情况有异。
  “歇会儿罢,”耿曙在雍国平时常与侍卫打交道,熟稔内廷规矩,说道,“老大睡了,弟兄们正等你开一局去。”
  换了姜恒,这时候铁定会露馅,对方竟是毫无疑问,答道:“那就辛苦了!”
  接着便转身离开。
  耿曙朝里头望了一眼,见里头是个书房,门口侍卫开始换值。
  “你去吧,”耿曙低声说,“我在外头守着。”
  姜恒于是推门而入,整个离宫内全是侍卫,书房外的守备反而用不着多少。
  在那书房正中央,坐着一名很精神的年轻人,他一身单衣,体格健硕,耳下有一道很淡的胎记,手腕健壮有力,双目极有神,与姜恒想象中的太子谧完全不一样。
  李谧是名年近三十的武人,有着自然而然的当兵气概,两道传承自李宏的剑眉更添英气,且高鼻深目,继承了少许西域人的面部特征,眼瞳中带着一点点棕金色,不似中原人的漆黑瞳孔般纯正。
  李家的西域血统传承到他身上,已经很淡了,这名混血太子,却还是很好看的。
  “我这就睡了,”李谧手里拿着一卷书正读,看了眼侧旁的竹杯,随口道,“添点水就退下罢。”
  姜恒想了想,须得如何朝李谧明示自己的身份,说服他跟随自己离开,但有些话在这里长篇大论地说起来,不一定能劝服李谧,何况他也不一定就会凭三言两语相信自己。
  “殿下在读什么书?”姜恒说。
  “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李谧随口道,“兵家。”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姜恒走到一旁,拿起水壶,给李谧添上杯中冷水。
  李谧抬眼,一瞥姜恒,说:“不错,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全胜。”
  姜恒答道:“殿下都这个年纪了,我劝您就不要读孙子了,读点别的罢。”
  李谧放下书,望向姜恒,正要发怒时却随之一怔,变了神色。
  姜恒添完水,诚恳道:“这些字,分开看,殿下都能看懂;不过连在一起,您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耿曙在房外听着,视线投向月夜下盘旋的风羽,以风羽的飞翔路径得知,侍卫的换班正从离宫北面朝南边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待得东南处被他们藏在假山后的昏迷侍卫被发现,全宫就会马上产生警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