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耿曙隐隐觉得,也许是因为先前姜恒刺向汁琮的那一剑,他想解释几句,姜恒却笑着拉了拉耿曙的衣袖,摆摆手,示意没事的。
  “你就是姜恒?”姜太后端坐深宫中,带着威严与气势,今天却不知为什么,界圭随侍在侧,没有陪伴太子泷,而是来到了桃花殿中。
  “是。”姜恒规规矩矩上前,朝姜太后跪拜。
  “不用跪了。”姜太后说。
  “要的。”姜恒说,“姑祖母安好。”
  姜恒的母亲是姜太后的侄女,不算汁家与耿家世交,这名姑祖母,总归是长辈。
  姜太后安静看着姜恒,眼里忽然闪过一分震惊之意,只是一刹那便敛去,她沉默了很久,末了,轻轻叹了口气。
  “就是你,刺了陛下一剑,”姜太后道,“胆子不小。”
  耿曙马上道:“祖母,那都是误会。”
  汁绫蹙眉,朝耿曙摇头,让他别开口。
  姜太后轻蔑地冷哼一声,任凭姜恒跪着。
  “抬起头来。”姜太后吩咐道。
  姜恒抬起头,与姜太后对视,她已六旬有余,却依旧保养得很好,嘴角两道法令纹充满威严,薄薄的唇,纤细的眉毛,有着姜昭那熟悉的威严。
  “你娘是昭儿,”姜太后说,“你爹是耿渊。”
  “是。”姜恒忽然眼眶湿润,透过姜太后,仿佛看见了早已离开自己的母亲。
  “她还活着么?”姜太后说。
  “我不知道。”姜恒答道,“问过公孙先生,兴许她已走了。”
  “死脑筋的孩子。”姜太后又幽幽叹了口气,终于道,“走上来,让我看看你。”
  姜恒于是起身,慢慢地走上前去,姜太后没有伸手,就那么端坐看着。姜恒到得她面前,又单膝跪地,抬起头看着她。
  她的手上戴着两枚戒指,戒面上流光闪烁,姜恒的视线从她的手上,移到她那身锦袍上,再移到她的脸上,她出神地盯着姜恒看,眼神极其复杂,彼此都透过对方,寻找另一个人的影子。
  她流泪了,泪水沿着她的眼角淌下,一滴,落在她的绣锦袍上。
  “姑祖母。”姜恒低声说,忽然有点走神,视线落到姜太后身边的界圭身上。
  界圭在旁看着姜恒,一扬眉,做了个鬼脸。
  姜太后擦去眼泪,正要伸出手时,殿外又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
  “哥——!”太子泷来了。
  太子泷几乎是疾冲进来,大喊道:“哥——!哥!”
  耿曙正要躲闪,太子泷已扑进了他的怀里,哽咽道:“你终于回来了!哥!”
  姜太后便收回手,姜恒转头,注视太子泷,只见太子泷紧抱着耿曙不放,把头埋在他的肩上。
  “好了好了!”耿曙嘴上不耐烦地说着,眼睛却朝姜恒望来,既是忐忑,又是心虚,丝毫没有低头看怀中太子泷的意图,那眼神直是要给姜恒下跪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总算揪着太子泷,把他弄开。
  姜恒却笑了起来,太子泷也有点难为情,转头望向姜恒。
  “恒儿?”太子泷道。
  姜恒点了点头,姜太后便道:“起来罢,这是你表兄汁泷。”
  “表哥好。”姜恒掸了掸袍襟起身,走下台阶,来到太子泷面前。太子泷伸手拍了拍姜恒,说:“总算回来了,王兄天天都惦记着你,没有一天是不想你的。”
  “是啊,”汁绫语带讥讽,不满道,“都回来了,一家人,总算齐了。”
  姜太后吩咐道:“下去歇着罢,给你安排下住处了。”
  “王祖母,”耿曙说,“恒儿与我住一处罢,他刚来,就怕不习惯。”
  姜太后脸色稍一变,似乎想说什么,但转念一想,道:“那就把他挪到东宫去,你们仨住一处,也好说话。”
  姜恒谢过,界圭便下来,朝姜恒说:“我带你去落脚处,有行李没有?”
  姜恒摇摇头,看耿曙,耿曙正要过来,姜恒却道:“你留下罢,和表哥说说话,他都好久不见你了。”
  太子泷拉着耿曙不放,耿曙生怕姜恒不乐意,姜恒却做了个促狭的眼神,仿佛先前在代国时,成日拿姬霜来捉弄他一般,耿曙便感觉到姜恒未必会生气,只得点点头。
  第77章 越地桃
  姜恒跟着界圭离开桃花殿, 界圭走在前头,姜恒问:“手好点了?”
  界圭答道:“承蒙挂心。”说着活动手臂:“你医术了得,果然罗宣的徒弟, 名不虚传。”
  姜恒看了眼一旁的桃树, 南方已快入夏了, 此刻北地才堪堪逢春,桃花殿一如其名, 花园内种满了桃花。
  “你姑祖母是越人,”界圭漫不经心道,“嫁到北方后, 心系故国, 先王便重金买来越地的桃花, 每年春来时, 让她看看。”
  “嗯。”姜恒站在园内,他也有好些年没见着越地的桃花了,曾经浔东就是古越国的领地, 桃花是红色的。而海阁的桃花又是另一种,白的。
  界圭说:“我像你这么大年纪时,在南边无法无天惯了, 也是先王收留了我,从此就替汁家卖命了。”
  姜恒侧头打量界圭, 说:“所以其实,你忠于我姑祖母。”
  界圭说:“我忠于汁姓王室,走罢。”
  姜恒不知为何, 现在觉得偌大雍宫内, 最令他有亲切感的,除了耿曙, 反而是界圭了。
  “今天听说,你在城里头很是大放了一番厥词?”界圭回到雍都后,变得冷静了许多,先前吊儿郎当那脾气收敛了,语气也变得不一样了。
  “大放厥词这个成语用得好,”姜恒表扬道,“偷听的人看来还挺多嘛,派这么多密探在落雁城里,发得起俸禄吗?”
  界圭说:“俸禄?你也想得太美了,让老百姓互相揭发不就完了?一句话的事。”
  “是的是的,”姜恒心里当真佩服,说道,“失敬了。”
  姜恒非常清楚,界圭是在提醒他,隔墙有耳,有些话不能乱说,眼睛也最好不要乱看。
  “是不是后悔不该来了?”界圭又道。
  姜恒正思考先前的话,回过神,说道:“不,怎么会呢?一家人团聚,天伦之乐啊。我高兴得很呢。”
  界圭:“你觉得你姑祖母喜欢你吗?”
  “喜欢。”姜恒答道。
  “当真喜欢?”界圭随口道,“没因为你捅了她儿子一剑,想揍你来着?”
  姜恒一笑道:“若记恨我,今天想必就不会见我了,是不是?”
  姜恒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姜太后今天想说的话很多,也许是为了保护他,才没有开口。那是他最熟悉的、母亲的神态,他能清楚地感觉到,母亲哪怕对他再严厉,心里仍然爱着他,将他当作性命来珍惜。
  但她从来不说自己爱他,她掩饰了许多年,生怕一旦表露出爱,便动摇了她的坚决,让她的内心变得软弱,那是她无法忍受的。
  姜太后也在掩饰,掩饰对他的爱。
  “到了。”界圭把姜恒带到东宫,临时收拾出来一间屋子,冷冷清清,宫人正在匆忙打扫。
  “我让他们把饭送来,你就在这儿吃。”界圭说,“这儿是个好地方,照顾好自己,小太史。”
  界圭离开时,又投给了姜恒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桃花殿内,姜太后只不让耿曙离开,说道:“就在这儿用罢,大伙儿等你等了一整天,我们都用过了。”
  耿曙只得坐在案前,却惦记姜恒,太后的这个举措,让他明显地感觉到,姜恒是被排除在外的——他们是一家人,姜恒则是另外的人。
  这让他很难过,几次想起身不发一语离开,然而顾念到太后与武英公主曾经待他的好,耿曙还是忍住了。
  “南边的事,我们都听说了,”汁绫道,“那姬霜怎么这么丧心病狂?还想杀了你?”
  耿曙沉默,打开食盒,筷子挑了挑,今日正是春分,宫内准备了桃花面。
  太子泷只盯着耿曙看,察觉到他的不满。
  “我去叫恒儿过来。”太子泷道。
  “不用了。”耿曙随口答道,他心里清楚得很,姜恒拒绝了认汁琮为义父,汁家这么待他,从礼数上毫无问题,是姜恒先表态,不想与他们成为一家人。去掉王子这个身份,姜恒就是远房表亲,亲戚有亲戚的规矩,家人有家人的规矩。
  这隔阂不仅是姜恒与汁家的隔阂,更仿佛成了耿曙与姜恒之间的隔阂,令他越来越难过。
  太子泷关切地看着耿曙,侧过去,稍稍趴在他食案前,略抬头打量他,眼里带着笑意。
  姜太后道:“淼儿。”
  耿曙挑了几下面条,吃下几口,便没食欲了。
  姜太后说:“都是命中注定的。”
  说着,她叹了口气,说:“待你活到我这把岁数,就看开了,该来的,终归会来,任凭谁也躲不过,欠下的,也总要还。”
  汁绫道:“娘!”
  耿曙不明白姜太后之意,真要说起来,汁家也不欠耿家的。
  太子泷闻言只觉不祥,忙打了个岔,道:“我听说,恒儿读了许多书。”
  耿曙:“嗯,什么书他只要读一次,就过目不忘。”
  汁绫道:“不可能。”
  耿曙说:“你可考校他就是,我不骗你。”
  姜太后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于是话题转移到了“天底下有没有这种人”上来,太子泷说:“我信的,姑姑,不能因为你没见过,就觉得没这种人。”
  “我怎么没见过了?”汁绫说,“我只是说,看他不像。”
  太子泷道:“后天东宫正有春议,叫上他罢?爹亲口说了,恒儿相当了得,有他在,许多头疼的事儿,都能解决。我须得找个时间,好好朝他请教。”
  耿曙说:“空了你问他,他就是为了这个来的。我吃完了,先走了。”
  太子泷道:“哥你去哪儿?看恒儿吗?我也一起去。”
  耿曙辞别姜太后,转身走了。
  汁绫有点不服气,但汁琮说的话,她向来是相信的。
  “王兄说他是治国良才,”汁绫朝姜太后说,“就是年纪太小了,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靠谱。”
  姜太后始终在出神,没有回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