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姜恒拿了点钱出来,给守城的卫兵喝酒,回头一看耿曙,脱得赤条条的,犹如骏马般,皮肤白皙,体形匀称,充满美感,站在火盆前抖衣服。
  “你就是一身力气没地方用。”姜恒说。
  耿曙背对他,说道:“嗯,发泄出来就好了。”
  姜恒情不自禁,看着耿曙赤裸的后背与臀部,方才躲在他身后时,他眼里只有耿曙的背脊,这一刻,在他的心里亦生出了异样的冲动。
  耿曙:“!!!”
  姜恒伸手,抱住了耿曙的腰,伏在他后背上,耿曙比他高了小半头,当即双眼睁大,呼吸一窒。
  “别……别闹。”耿曙说。
  姜恒笑了起来,说:“真好啊。”
  耿曙把手放在姜恒手背上,脑海中却不知为何,浮现出了与姜恒温存的一幕,更尴尬的是,他……
  他生怕姜恒不小心碰到自己那里,握着他的手,不敢转身。
  幸而姜恒很快就放开了他,耿曙红着脸,将烘干的衬裤穿上,姜恒拿起武袍,服侍他穿衣服。耿曙躲避着他的眼神,说:“我……自己来。”
  姜恒没有回答,为他穿上外袍,拿着帽子,耿曙便摇摇头,示意不用戴了,手里拿着,又牵起姜恒,带他出去。
  “在这儿坐一会儿吧。”姜恒说。
  城里打完雪仗,简直一片混乱,商铺开始恢复营业,姜恒只想找个人少的地方,静静待一会儿。
  “嗯,”耿曙说,“去哪儿都行。”
  两人并肩坐在城墙上,朝向城外,这是个阳光万丈的晴天,百里外的绵延雪山与崇山峻岭依稀可见。
  姜恒倚在耿曙肩上,紧了紧外袍,耿曙有点紧张,伸出一手,搂着他的肩膀。
  “恒儿。”耿曙忽然说。
  “嗯?”姜恒抬眼看耿曙。
  耿曙避开他的目光,望向南面,想了想,说:“恒儿。”
  “嗯。”姜恒笑了笑,他只想与耿曙安安静静待会儿,今天耿曙的话让他感觉到,他确实陪他太少了。
  “恒儿,”耿曙又自言自语道,“你想过没有?”
  “想过什么?”姜恒问。
  阳光照在身上很舒服,让他俩暖洋洋的,姜恒穿浅色衣服,耿曙则是一如既往的深色王子武袍,两兄弟就像屋顶晒太阳的一对黑猫与白猫。
  “如果咱俩不是兄弟,”耿曙说,“会怎么样?”
  “啊?”姜恒说,“为什么这么想?”
  耿曙答道:“我也不知道,就……随口说说。”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他不敢看姜恒,但姜恒从未朝这个方向想过。
  姜恒没有丝毫犹豫,笑道:“就这样,还能怎么样?你怎么了?想东想西的做什么?谁和你说了不该说的话?”
  耿曙欲盖弥彰地说:“没有,只是王祖母的话,让我想到……我是……逃生子,连庶子都算不上,我其实不是耿家的人,我不能姓耿。”
  “你爱姓什么姓什么,”姜恒答道,“他们管不着,我许你姓耿。”
  耿曙道:“我不是一定要姓耿,我更想当聂海。我想说……我只是想……恒儿……”
  他侧过头,看着姜恒,一刹那动念。
  “如果我不是我爹的儿子呢?”耿曙说,“你别多疑,只是如果,我爹万一不是耿渊,是别的什么人,咱俩不是亲兄弟的话……恒儿?”
  姜恒:“?”
  姜恒实在是很莫名其妙,疑惑地看着耿曙。
  “这很重要吗?”姜恒说。
  “也是。”耿曙点了点头,决定不再追问。
  但下一刻,姜恒的话瞬间让他从这些天里的迷雾里走了出来,仿佛漫天层云一刹那被狂风驱散,现出背后的万丈烈日。
  “我其实一直不确定,你是不是我亲哥。”姜恒笑道,“可你就是我哥,你是我的聂海啊。”
  耿曙:“……”
  他从未与姜恒认认真真地讨论过他俩,这也是从他敲开浔东城姜家那扇门之后,第一次听见姜恒说出他的心里话。
  姜恒说:“我没见过爹,也没见过你娘,我甚至不知道你长得像不像爹。”
  耿曙点了点头,脑海中一片空白,说:“对,你没见过他们。”
  姜恒又道:“可是对我来说啊,你是哥哥也好,是谁也好,这都不重要。你……对我来说,你是……你是……”
  耿曙的咽喉忽然有点干涸,他按捺住自己抱紧姜恒的冲动。
  “你是……”姜恒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了,他不像耿曙,他从小就不像耿曙一般被母亲聂七抱在怀中,低声唱“你心里只有一个我,我心里也只有一个你……”。姜恒只被母亲昭夫人抱过一次,还是离别前的那次。
  他无法将感情宣诸于口,他不知道该怎么朝耿曙说。他想描述一番耿曙在他心里的位置,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话来形容。
  “你就是……我……你……”姜恒很难为情。
  “我懂。”耿曙说。
  姜恒点点头,朝耿曙笑了起来,这默契解救了他。
  “你也是,”耿曙朝姜恒认真地说,“你也是我的性命。”
  “不管你是谁,”姜恒答道,“不管你是汁淼,是耿曙,还是聂海。我待你的……我待你的心,反正你知道就行了。不是也挺好,对么?”
  “好什么好?”耿曙听到“我待你的心”,顿时整个人都春暖花开了。但下一句又让他有点疑惑。最在意的是,他与姜恒有着某种超越一切的羁绊,他曾理解为他们是兄弟,但这羁绊也许将突然消失,这才令他耿耿于怀。
  “就算不是……”姜恒想了想,不知怎么形容,说,“也有不是的好,你记得王与赵将军么?像他们那样,不也……”
  耿曙:“……”
  姜恒本意是想说,哪怕他们毫无血缘关系,像赵竭守护着姬珣,亦有同生共死的羁绊。但耿曙却忽然想到了曾经撞见的那一幕。
  那年他们还小,什么都不知道,懵懵懂懂中一瞥,但耿曙现在成年了,大抵懂了。那是缠绵动人、难分难舍的爱。就像他的母亲对他的父亲,就像姜昭在四面高墙中,足足七年,守着回忆过活的日子。
  耿曙无意识地做了个吞咽的动作,心中仿佛有一座高墙,无声地坍塌了。
  “恒儿。”耿曙再看姜恒时,目光刹那变了,充满了依恋与不舍,仿佛他们正置身于火海之中,烈焰焚烧了整个世界,他们即将一起死去,而在这天地之间,他们只有彼此。
  那就是他想要的全部,他活在这世上唯一的目标。
  第121章 临别曲
  脚步声传来, 耿曙马上转头,姜恒好奇地看了眼。
  耿曙脑海中一片混乱,竟丝毫未曾察觉界圭上了城墙。
  “怎么忽然走了?”界圭说。
  “找不到你人。”姜恒笑道, “来朝我告别的吗?”
  界圭翻越城墙, 在距离他们不远处坐下,望向南方,说:“南方来的人, 终归要回南方去的。”
  耿曙对界圭的突然出现有点不满, 但想到他们明天一早就要启程, 自己将陪在姜恒身边, 最后这天, 也不能赶走界圭,便没说什么。
  姜恒知道界圭不会随着自己去郢国, 他将留在雍宫中,说不定届时又被派给太子。
  “待我走了, ”姜恒说,“好好与太子相处。”
  界圭自嘲道:“不去东宫了, 就待在桃花殿里罢。”
  界圭转过脸, 不知道为何,耿曙忽然想起了郎煌所描述的、那个戴着面具的侍卫。
  耿曙眯起眼,打量界圭。
  “脸上有伤,”耿曙说,“我记得从前没有,哪儿来的?”
  界圭说:“好眼力,从前确实没有。”
  界圭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姜恒却是记得的——那天在东兰山中, 他掷出一块烧红的木炭, 在界圭眼角处留下了浅浅的疤。
  “对不起。”姜恒说。
  界圭一本正经道:“我自作自受,本是活该,你心这么软,以后要怎么成大事?喏,给你。”
  说着,界圭扔过来一个腰牌,上面以篆文留了个符号,耿曙抬手接住。
  “抵达江都后,”界圭说,“人手若不够,可以出示这面腰牌,找桃源的人,他们会听你吩咐。”
  姜恒看了眼,上面是个桃花的标记,点了点头。
  “越国人?”耿曙问。
  “族人。”界圭答道,“越地亡国后,有人跟着汁琮来了北方,有人入郑,有人入郢,桃源是其中的一支。”
  姜恒道了谢,知道界圭一定与故国之人有联络,越人虽失去了他们的国土,却散入五国之中,成为了神州大地的血脉,他们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各国,他们的歌谣,正在世上唱响。
  姜恒说:“谢了,今天过节,你回去好好歇着罢。”
  “让他留在这儿罢,”耿曙说,“今天是他保护你的最后一天了。”
  界圭朝姜恒说:“你怎么总是嫌弃我?”
  “我没有,”姜恒哭笑不得道,说实话,他还挺喜欢界圭,“我会想你的。”
  “希望是。”界圭说,“我这辈子啊,就是用情太深。”
  “可以了。”耿曙开始觉得不舒服了,界圭总是有意无意要逾矩,这点让他有时很想揍他。
  又有人吹了声口哨,姜恒转头,不见其人,只听其声。
  “孟和!”孟和一个翻身,上了城墙。
  “打雪仗!”孟和朝姜恒说。
  又来一个告别的,耿曙不耐烦道:“不去了!”
  “找你们半天,”山泽沿着城楼石阶,拾级而上,与水峻牵着手,“躲在这儿。”
  “我就说他俩躲起来了。”郎煌道。
  居然全来了,耿曙知道,他们多半是商量好,来朝姜恒告别的,毕竟这么一去,回来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