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

  话音落,没有人接话,无法推举出更合适的人,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毕绍能当天子么?首先身为亡国之君,毕绍连自己的国人都失去了;其次他只有十二岁,麾下又俱是老臣,梁国早已透露出腐朽的气味,犹如当初的晋。
  赵聪能当天子么?不能,虽是赵灵之后,这孩子头脑也十分清楚,更深明仁义之道,却管不住五个国家,连身为国君,管辖郑国都十分艰难。
  熊丕能当天子么?众人的目光根本无人留在熊丕身上,不过认为他是个被急急忙忙教了点仪态后,为芈清传话的傀儡。
  芈清?郢国遭遇重创之后,不不出面的长公主,甚至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
  姜恒自始至终,没有看李靳一眼,他知道李霄更不可能,不会有人在乎李霄,李霄也从未将天下人当作自己的臣民,他只在乎自己的代国。
  “如今的雍国,已是最好的证明。”姜恒说道,“汁琮尚在位时,汁泷以其才能,令雍国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百姓富庶,各有土地;商贸往来,货物互通。雍国国力,如今已与郢国不相上下。”
  姜恒解释道:“我有信心,让汁泷来带领天下,将在三十年内,恢复百年前的盛况,就看你们愿不愿意相信他了。”
  天子人选来得实在太突然,就连龙于亦以为姜恒会用更缓和的方式来决定,这么一来,盟会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局中——没有人愿意让汁泷来担任这个职位,却谁也提不出更好的人选,更心知肚明,自己没法当。
  “那是不可能的,”诸令解说,“姜大人,永远不可能。你自己当天子,还比汁家的人能服众一点。”
  汁泷忽然笑了起来,看了眼姜恒,这时候,他忽然又有了童心,意思是——你看吧?和我说的一样?
  汁泷很清楚,这些年里,雍国的强大是因为姜恒的变法,以及曾经东宫自己的部下们的才干,他甚至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听取报告,并相信他们,予所有人力所能及的支持。
  但姜恒很坚持,姜恒告诉他,这就是用人之道,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是至为可贵的品质。
  汁泷一直在学习相信他人,发掘优秀的人才,并给予他们支持。
  就像姜恒所言,当个好国君其实很简单——愿意用人,懂用人,让人与人之间不互相杀,自己也别被杀,就成功了。
  道理很简单。
  今天盟会上,看这仿佛永不止息的争吵,他渐渐明白到,为什么姜恒说相信他人是可贵的了。
  李靳也笑了起来,说:“姜大人有一颗赤子之心,但你还是得承认现实,不是大伙儿坐在这儿聊聊天,就能解决问题的。看来看去,也就那样,恕我不奉陪了,各位,代国退出你们的盟会。”
  “临走前,我还有一句话想说。”李靳朝诸人道,“姬霜公主也愿意召开五国联会,听听各位的看法,雍国必须为他们过去十年,乃至一百年间的行为付出代价。人间该有新的天子、新的王廷,但不可能是这名废物……”
  汁泷身后的所有人,愤怒已达到极致,曾嵘哪怕涵养再好,也忍不住要开口怒斥李靳,真想打仗,就让你看看,谁才是废物!
  但姜恒以眼神制止了曾嵘。他知道代国不可能答应,此次前来,不过是试探,他也不在乎姬霜的想法,雍国已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了诚意,换作汁琮,根本不会归还安阳,他只会打仗,他只有一条路走。
  姜恒凭借不懈的努力,在汁泷的支持之下,成功地说服了雍国朝廷,打开了另一条路。只要梁、赵二国愿意,郢国是可以争取的,有了这三国支持,便不用惧怕代国的威胁。
  李靳的反应,也早在姜恒的预料之中,并提前商量好了对策。
  “所以李霄愿意当天子?”汁泷礼貌道,“叫他过来,有话好商量,只要大伙儿承认他,我愿意支持。”
  诸人对李霄的不屑更甚于汁泷,甚至对姬霜亦无多少好感。
  李霄杀了亲生父亲李宏,而李宏罪不至死。
  李宏之死,没有因大义之名,连李谧亦死于非命;李霄的动机只是夺权,这就是王子最大的败笔。
  何况代国从来便是冷眼坐看中原纷争,每次只出工不出力,当初落雁城一战,郑与代结盟,代国却迟迟未曾增兵,只在雍境内四下掳掠,亦间接导致了太子灵的惨败。
  梁国安阳覆灭时,李霄甚至尚与汁琮结盟,在背后推波助澜了一,代人以商贸发家,商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坐收渔利,两不相帮,待两败俱伤后,再出面捡漏。
  李霄此人毫无威望可言,哪怕当上了天子,也只会鱼肉中原之民,将财富充入西川的国库,是任何一名诸侯都不愿看的。
  “……闲话少说。”李靳朝诸侯们抱拳道,“霜公主才是这天下的未来,稍后西川将发来照会,待……”
  姜恒看李靳,他已准备了长篇大论想反驳他,会场上却发生了一件事,这是他在这些天里,本以为牢牢掌握着的局面,第一次失控——
  ——先是一名梁国信使前来,在龙于耳畔低声说了句话。龙于顿时面现震惊神色,难以置信地望向姜恒。
  姜恒:“?”
  耳畔尚是李靳的滔滔不绝,姜恒充耳不闻,发现了龙于这个细微的表情,扬眉询问。
  紧接,郢国的信使也赶到了,俯身到芈清耳畔说了句话,芈清顿时睁大双眼,但很快就恢复了镇。
  怎么了?姜恒敏锐地发现了不妥,李靳还在说姬霜的命令,汁泷身后之人开始交头接耳,龙于则侧过去,低声通知梁王毕绍,刹那诸侯们已无人再关心李靳所言。
  汁泷与姜恒交换眼色,回头低声询问周游,雍国人对此毫不知情,却看出来,一发生了什么事。
  旋即,远方传来很小的一声鹰鸣,郎煌带着一条布条,快步进了会场,看了眼二人,将布条递汁泷。汁泷看了一眼,顿时露出震惊神色,递姜恒。
  姜恒展开布条,那是耿曙写下的一行字。
  与会者停下交谈,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驻留在姜恒身上。
  “……七年前,霜殿下便执意,要重建大晋朝廷……”李靳还在高谈阔论。
  姜恒:“李将军,恕我稍微打断一下。”
  李靳带嘲讽眼神,停下话头,注视姜恒。
  姜恒朝李靳出示布条:“知道你们不服,聂将军率领四万王军,在汉中平原,击溃了你们二十五万的兵马,已进入西川境内。很可能接下来,就没有什么霜公主了,你要不要先写封信回家问问,让他们报个平安?”
  李靳:“……”
  “今日盟会到此为止。”姜恒果断道,“余下之事,明日再议,散会。”
  第192章 新年夜
  全场哗然, 趁着此事尚未掀起轩然大波,姜恒快刀斩乱麻,有的讨论强行终止, 他们必须马回,讨论对策。
  “他疯了么?”周游难以置信道,“谁给他的命令?”
  殿中,姜恒连着饮三大杯冷茶,渴得行, 全部人都看着他。
  “是我, 我知道,我没有。”姜恒一否认, 耿曙向来听姜恒的,他什么就是什么, 此时姜恒已成了众矢之的,根本会有人相信他没有秘令耿曙突然发兵,攻打代国。
  汁泷倒是相信的, 姜恒没有, 就是没有。
  “哥哥为什么这么做?”汁泷道。
  “我……我知道。”姜恒, “情况如何?”
  雍国对前线战况一无知,连信报也是海东青带回来的。耿曙那布条有寥寥数言:代军已破,转侵西川, 破城指日可待。
  “他有四万人, ”汁泷, “怎么打败二十五万大军的?”
  众人一筹莫展,能干等。曾嵘猜测郑人有自己的渠道,朝龙询问,定能得到消息, 却被姜恒阻止了。
  他们能在这个时候被诸侯们看出来,耿曙突然发起的军事行动并未通过朝廷。
  姜恒在盟会止战,耿曙却在前线拆台,前面刚完大争之世需要结束,后脚耿曙就与代国打了起来,当让人头痛。
  众人等到傍晚时,雍军的信报终来了。
  “报——”信使道,“王子殿汉水畔大败敌军,击破代国二十五万兵马,杀敌三万!俘敌五万!”
  姜恒听到细节时险些晕过,耿曙就在三天前的黄昏,骤然朝李傩的军队发起了突袭,趁汉水结冰时,在夜渡河,绕过大半个汉中,在天亮时袭击了李傩的后阵。代国军队已有多年未曾打过仗,因军力鼎盛轻敌大意,混乱之中被驱赶到结冰的汉水,中了耿曙设的陷阱。
  从白天战到傍晚,血色黄昏中,代国军队遭到包抄,被驱赶到河面,百里冰面突然崩碎,当场淹死、冻死之人达到数万。
  “送信,”曾嵘道,“让他别发疯!联会尚在议盟,这让别人怎么想?”
  姜恒道:“已经晚了。”
  他相信耿曙有自己的判断,汁泷提醒道:“也未尝是好事。”
  姜恒点点头,至少代国这么一仗来,没法再嚣张了。
  “戒严洛阳,”姜恒,“把曾宇的部队抽调回来,避免代国突进嵩县,反攻打洛阳。”
  姜恒一言惊醒梦中人,代国一定会报复,如今五国公卿俱在洛阳,当之计,必须保护好参会者。否则若在盟会死了人,甚至被代国抄了后方,后果堪设想!
  周游道:“盟会要提前结束么?”
  “,”汁泷,“现在放他们回,怕危险。”
  卫贲匆忙走来,:“代国已经展开对策了,他们兵分两路,出剑门关,攻打嵩县。”
  姜恒:“密切监视李靳,如果发现有危险,马他控制起来。卫军,全城戒严。”
  卫贲心神定,朝汁泷点了点头。
  姜恒又道:“我晚会挨个与他们谈谈。”
  今天他最大的难题抛了出来,无论如何,他都拥护汁泷成为新天子,除非各国能拿出有效的提议。
  接来的第二天与第三天,就是汁泷的战场了,他需要取得与会者们的信任,至少给他这个机会。
  汁泷点头,姜恒便神色定,前往后殿,先见龙。
  龙是他必须最先争取,也最有希望争取的,他陪伴了郑国王室两代人,既是老郑王的爱侣,又抚养赵灵长大,他如父如兄,他比谁都明白赵灵的心愿。
  这天是雍人的新年,宫廷内遵照诸侯之礼,膳食送到各国国君住宿处,以鼎烹鱼、鸡、羊、鳖四鲜,附了雍国的烈酒,今夜本该由雍王汁泷宴请,汉中传来战报,便临时取消了。
  姜恒抵达郑国榻处,见年膳已用过,龙在与毕绍、赵聪对坐饮茶。二时分,赵聪已撑住先在案畔睡了,枕在毕绍的膝头。
  龙与毕绍俱保持了沉默,双方都仿佛有心事,姜恒的到来打破了这沉默,并示意毕绍用起身。
  “他一定很困了。”姜恒,“赵慧呢?”
  “她嫌待得气闷,走走。”龙。
  姜恒虽是官员,却依旧代表了死的姬珣,诸侯见他须得回礼,那是对他背后天子的该有的礼节。
  “小孩到了时候就想睡,”毕绍答道,“我曾经也是,一到二,就困得行。”
  姜恒看着身穿便服的梁国国君与龙,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他们就像家人般,郑与梁,曾经亦是兄弟之邦,毕氏与赵氏,也都出自六百年前,晋廷古老的大姓家族。
  “这还是我第一次在洛阳过新年。”龙朝姜恒。
  姜恒答道:“离郑国的新年还有几天,若来得及,还能赶回济州。”
  “我看现在局面,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了了。”龙没有询问雍国突如其来的军事举动是震慑,还是无奈之举,朝姜恒。
  龙的嘴角微微翘着,他已年过四旬,却依旧有风华之姿,身材、容貌与青年人一般,眉目带着越人独有的英气。
  姜恒叹了气,耿曙的突然袭击,是他事先全未考虑到的,现在看毕绍与龙的表现,显然已有了决定。
  毕绍:“的相信他吗?”
  姜恒:“他是我哥哥,我当然相信。”
  他知道毕绍问何人,汁泷也好,耿曙也罢,确实这两个人,都是他的兄长,汁泷是他的堂兄弟。
  龙道:“赵灵死后的这些日子中,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