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诸位,请起吧”
  他看向众人,轻声道:“今日大朝会,可有要事?”
  人群中,孔贤默默地睁开眼,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一个人一马当先的走出。
  正是李斯。
  “启禀陛下,前几日郡县之事暂缓”
  “如今,天下初定,制度之事不能够在拖延下去了”
  “臣请今日朝会,继续议论郡县之事”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便是如同热水焦油一样,瞬间沸腾了起来。
  一人直接走出。
  “前几日陈少府所说的事情,难道丞相大人有解了?”
  第十九章:态度
  来人身份是儒家弟子,前博士宫出来的人,现任的九卿之一。
  王宇。
  李斯听着王宇几乎算得上是诘问的话语,脸颊上只是带着笑容。
  他转过头的那一瞬间,神色瞬间就是变了。
  变得阴沉,其中带着恍若雷霆之怒的凌厉之感。
  “放肆!”
  “如今朝堂之上,陛下还未说什么,哪有你说话的余地?”
  “再者,本相乃是你的上官!”
  “你们儒家教的便是这样子的礼?便是这样子的节?”
  “还是说,只有在你们需要「礼」的时候,你们才会高呼「礼」的大旗”
  “在你们不需要「礼」的时候,就把这个破牌坊给丢在一边?”
  李斯怒目圆睁,先从气势上压倒了王宇。
  王宇站在那里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说什么,脸上带着些许因为羞怒变成的红色。
  一旁的孔贤幽幽的叹了口气。
  他倒是没有想到,今天王宇方才一开口,就被李斯压制住了。
  甚至今天的主角还尚且没有登场。
  这就更加让孔贤难受。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令他心惊胆战的事情。
  第一,孔家的招牌似乎没有那么管用了。
  第二,李斯似乎站在了孔家的对立面,站在了陈珂的身旁,成为了陈珂的战友。
  这对儒家来说,对他来说,都算是一个惊天噩耗。
  因为这個时候孔贤,睁开了那被世人蒙蔽着的双眼之后,心中才是明白一个道理。
  孔家店,还没有强盛到抵挡得住来自东南西北风的力量......
  就如同此时,他连站出来为王宇说一句话都做不到。
  因为李斯方才说了,皇帝还未开口,伱先开口?
  那你是什么意思?
  他不敢有什么意思,所以现在连意思意思都不敢意思了。
  嬴政跪坐在高台之上,神色中带着些许忽明忽暗的笑。
  忽而,他低下头,看着台下的众人。
  王翦依旧是大大咧咧的坐在一旁,靠在柱子上休息着,只是不知为何身子朝着左边轻轻的移动了一点。
  蒙恬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神情凛然。
  而原本靠近右边的冯去疾等人,身体也是站在了正中央。
  唯有孔贤等人,依旧是站在靠右边的方向。
  “行了,何必因为这些小事争吵?”
  嬴政打了个圆场,看着李斯说道:“不过王奉常问得也有道理”
  “李斯啊,你可是得出了解决郡县制缺陷的办法?”
  李斯这才是收敛了身上的气势,嘴角带着笑容。
  “启禀陛下”
  “自从知道郡县制弊端后,臣日思夜想,想要找到解决这弊端的办法”
  “臣心中清楚,如今天下方才一统,乱世的余威还未曾完全过去”
  “唯有尽快的固定秦律,稳固天下大局,方才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
  李斯说完这些后,语气中明显是带着些许欢欣的说道。
  “而前几日,陈少府与我相谈之时,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个念头。”
  “我们二人讨论过后,倒是得出了一个能够暂时缓解的办法。”
  “也正是有了办法,今日微臣才是斗胆再次提出郡县之事”
  “否则,就算是给臣一百个胆子,臣也是不敢如此做的”
  “毕竟臣可不是什么少年人,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李斯说着这话,嘴角不自觉地带着嘲讽,望了站在那里的王宇一眼。
  王宇的年纪,在他的年纪面前,的确算是一个少年人了。
  因此,王宇听到这明显是嘲讽他的话,当即差点是忍不住。
  还是一旁的孔贤拉住了他。
  嬴政带着好奇的说道:“哦?有了办法?”
  “什么办法?”
  “说来让朕听一听。”
  李斯隐晦的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陈珂,而后轻礼。
  “陛下,此法臣虽然知道,但却并没有陈少府更加清楚”
  “臣以为,还是让陈少府来为陛下、为诸位同僚讲解更好。”
  李斯在话语中抬了一手陈珂,而后便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等待着嬴政的回复。
  而嬴政听了这话,没等众多大臣反应,便是说道:“如此甚好”
  “陈珂,便是由你来为诸大臣讲一讲?”
  嬴政的声音中难得的带着些许调侃儿和玩笑。
  “正巧了,你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自己解决”
  “也免得折腾第二个人!”
  众人不难听出这话里面的意思,嬴政什么时候对一个大臣这么和颜悦色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