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昔者人谓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尔亦不遑多让。”杨峥赞赏道。
  不得不说,汉人的服饰的确精美。
  邵通得了赞美,满脸喜色,“谢主公。”
  龙耆以前就是西海的治所,王莽有兴趣,东汉没有兴趣,也就逐渐荒废了,后成为胡人的聚集之地。
  杨峥刚到城下,就看见城墙上挂着的一排人头。
  邵通连忙解释道:“这些蛮夷顽固不化,不肯束发右衽,多番阻挠,属下只能杀一儆百!”
  杨峥看他的目光不禁有些复杂。
  这家伙在汉化的路上一路狂奔,狂热的有些走火入魔了。
  当时说邵姓是黄帝轩辕的一支,但轩辕的分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邵通拿根鸡毛当令箭。
  入得城中,城中皆是束发右衽,无一例外。
  邵通颇为自得。
  杨峥心中也是苦笑,看来自己的手段还是不够强硬。
  杨峥勉励了几句,在城中住了一日。
  第二日一早就继续西行。
  一股裹着草原清新之气的春风迎面而来。
  春草浅浅淹没马蹄,碧色接连天际,与北面的皑皑雪峰相映。
  置身其间,心胸顿时宽广起来。
  才行了半个时辰不到,六七骑从西而来,都是典型的胡人,“你们是什么人?有大路不走,为何践踏草场?”
  杨峥一没打旗号,二没提前通知。
  别人认不出也是正常。
  “放肆!”刘珩红着脸便要上前。
  杨峥扯住了他,对那几名胡骑道:“这里是草场?”
  “正是,杜长史划青海草原为九大草场,轮番休牧,禁止踩踏草苗!”
  “抱歉,初来乍到,不识规矩。”杨峥拱手一礼。
  杨峥背后有两百多骑,对方只有七骑,杨峥这么客气,也让对方好感大生。
  询问了来由,验看了为杨峥指明了道路。
  所谓道路,跟草场没什么区别,以大石堆在路边,或者插上旗杆。
  下午,穿过两个草场,才看到成群的马儿和牛羊。
  马儿骨架高大,虽比不上凉州马,也相差无几了。
  牛羊点缀在青草之间,悠闲啃草,粗略望去,怕不下万头。
  牧人或远或近,约束牲畜。
  几队巡骑往来其间。
  经过了一整个寒冬,牲畜都有些消瘦。
  但也有很多肚腹鼓起,应该是怀了崽。
  十几骑远远行来。
  杜预翻身下马,向杨峥拱手一礼,“属下拜见将军。”
  “元凯远赴苦寒之地经营牧场,有大功于我华夏!”
  “举手之劳,将军谬赞了。”
  杨峥挥退左右,与杜预并辔而行,“洛阳之事,元凯可曾听闻?”
  杜预眼神黯淡了几分,“略有耳闻。”
  “不知元凯以为大魏国势如何?”杨峥直接将了一军。
  巡视西海是一方面,探明杜预心意也是此行目的之一。
  杜预微微错愕,大概是没想到杨峥如此直接,“司马氏父子如虎如狼,今窃据权柄,大魏、大魏只怕将重蹈大汉之覆辙。”
  杜家也算是二流世家,有自己消息来源的渠道。
  风云剧变,杜预肯定有过深思。
  第一百九十八章 故人
  杨峥笑道:“前些时日还听闻司马太傅固辞丞相之位,天下称颂,元凯莫要诋毁太尉。”
  杜预却是苦笑,“兴云何必诓我,司马懿权变诡谋,不在魏武之下,今不过以退为进而已,且司马师有虎狼之志,司马昭亦为一时之人杰,天下士族十之七八与司马氏联姻,四方将吏半数为其故旧,大将军一败,夏侯都督入京,大魏终不可免。”
  这次轮到杨峥微微错愕了。
  没想到杜预看的如此之深。
  只要司马懿活着,杜家就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历史上杜预短暂入仕司马昭,依旧不得志。
  后羊祜临死前力荐,杜预才被相对宽仁的司马炎重用。
  杜预对司马懿的用心如此洞悉,杨峥也就放心了。
  有心招募杜预,感觉有些唐突,开不了口。
  杜预这样的人与鲁芝其实一样的,他真的心在自己这边,不用多说,他也会知道怎么做。
  若心不在,纵然开口又能如何?徒增隔阂而已。
  而且司马家的骚操作还没完。
  杨峥遂换了一个话题,聊了一些西海的地理,羌胡的风俗。
  也就告辞而去了。
  此后又巡视了盐场,公孙甫与冯琦都不在,不过冯琦的人来了不少。
  在盐湖边修了一座小城。
  吸引了不少商贾,车水马龙的,吵吵闹闹。
  有人气就说明生意不错。
  杨峥没看到什么问题就准备去伏罗川巡视张特部。
  还未起行,几名斥候风风火火赶来。
  “报将军,金城郡有使者前来求见!”
  杨峥很快就反应过来是金城太守王金虎。
  夏侯霸投蜀之后,金城郡恢复旧制。
  这个时间段找自己,莫非是王凌准备动手了?
  杨峥心中一阵莫名的躁动。
  王凌无论在朝堂上的声望,还是在士族中的声望,都仅次于司马懿。
  也的确只有他能跟司马懿掰掰手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