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成济满不在乎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南街上血流成河。
  曹髦的尸体就倒在血泊中,无人靠近。
  太常王祥非常及时的赶来,于血泊中抱起皇帝尸体,涕泗横流,哭声极其悲切,“老臣无状,老臣惭愧!”
  他的确应该惭愧。
  曹髦生前对他极为尊重,与郑小同一起被尊为“三老”,宫中问对,王祥凭几持杖,坐北朝南以师道自居,曹髦坐南朝北听其言,王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
  即便如此,王祥也没有站在皇帝一面。
  过不多时,司马昭赶来,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贾充,然后嚎啕不止,跪行至曹髦尸体旁,“陛下啊,陛下啊,为何至此啊?”
  嚎了两声,戛然而止,非常及时的昏厥过去。
  “相国!”王祥赶紧放下皇帝,一双血手来扶司马昭。
  贾充、成倅成济、司马伷、司马干、王羡等等全都围拢过来,“相国!”
  皇帝继续倒在血泊中……
  第五百六十章 后事
  作为英明神武的相国不能背负污点,所以污点只能其他人和皇帝自己背。
  一日之后,也就是五月初八,郭太后下懿旨,声称当年立曹髦,是因为他“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未想“情性暴戾,日月滋甚”,连她这个太后都管不住,便主动找相国商量废立之事,相国宅心仁厚,认为皇帝年幼,尚可雕琢,以观后效,未想他得寸进尺,还亲自拿弓箭射太后寝宫,太后数十次想废曹髦,曹髦得知后,竟然贿赂宫女毒杀太后,后事情败露,曹髦亲自带兵入西宫杀太后,幸亏相国及时得知,入宫护驾,皇帝为相国威仪所慑,躲在士卒中逃出东掖门,为乱兵所杀。
  “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宜以民礼葬之,当令内外咸知此儿所行。又尚书王经,凶逆无状,其收经及家属皆诣廷尉!”
  褫夺了曹髦的皇帝年号,在位期间年号,均改为高贵乡公某年。
  太后如提线木偶一般的诏令,让所有的罪责都归到皇帝本人。
  尚书王经因没有参与告密,被廷尉缉拿。
  被缉拿之日,王经向其母谢罪,其母颜色不变,笑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满长武因驻守阊阖门,阻挡司马干及王羡,为王羡构陷,司马昭深恨之,拷打致死,其父满伟亦受到牵连,被贬为庶人。
  太后的懿旨颁下后,太尉高柔、太常王祥、尚书右仆射王观称:皇帝虽德行有亏,可加恩以王礼葬之,以彰显相国之恩德。
  司马昭从其言。
  皇帝当街被弑的消息长了翅膀一般飞出洛阳城,飞向东南西北。
  速度之快,远超司马昭想象。
  举办丧礼时,司马昭正哭的死去活来,连站都站不起来。
  “相国,陈使君回洛!”下人前来禀报。
  司马昭一下就从地上弹了起来,“可带兵马?”
  “只有十数骑。”
  司马昭又坐回地上,嚎哭起来。
  此时他最怕见到的人就是陈泰。
  当日在白水,与陈泰有约在先。
  你司马家可以篡夺曹魏,但必须给皇帝一个体面。
  现在皇帝当街被杀,天下沸沸扬扬,司马家再一次欺骗了陈泰的感情。
  未几,陈泰风尘仆仆的赶来,灵堂中的哭声戛然而止,全都怔怔的看着陈泰,尤其是贾充,脑门上冒出了冷汗。
  事实上,陈泰根本不愿来,连与司马昭决裂的想法都有了。
  但陈泰之舅尚书荀顗亲自写信,颍川其他士族也纷纷来信劝陈泰。
  获得分封的陈家子侄里里外外也不停的劝陈泰,他不得不赶回洛阳。
  一见到皇帝的灵柩,以及“魏高贵乡公”的灵位,陈泰不禁悲从中来,双膝跪地,老泪纵横,“陛下,臣来晚了!”
  这一声“陛下”也形同打了满堂公卿的脸。
  但没有一人敢斥责他。
  士族之所以崛起,是因为陈泰之父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
  而陈泰,俨然是天下士族之魁首。
  司马昭亦相对而泣,“玄伯,今日之事,其如我何?”
  陈泰恨声道:“独有斩贾充,夷其三族,稍可以谢天下耳!”
  人群之中贾充心中“咯噔”一下,双膝不停的颤抖。
  而此时,司马昭的目光也飘过来,在他脸上扫来扫去。
  贾充感觉自己的脑袋在屠刀下伸过去又缩回来,凉飕飕的,后背全都是冷汗。
  旁边的裴秀、荀勖等人投来幸灾乐祸的眼神,有意无意的挪动身体,好让贾充更直接的暴露在司马昭、陈泰刀子一般的目光之下。
  陈泰要杀贾充,士族当然会给面子,司马昭也很可能给这个面子。
  不过贾充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知道此时绝对不能怂,如果他求饶,司马昭会看不起他,一条狗,说杀也就杀了。
  如果辩解,只会招来更多的仇恨,群情汹汹之下,他也不得不死。
  所以只有默不作声,把一切都扛下来,司马昭才会看到他的利用价值。
  良久之后,司马昭刀子一样的目光从贾充脸上挪开,贾充人生最大的危机也离他而去。
  司马昭摇摇头,“卿更思其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