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至于施绩的几个儿子,孙皓全部发配岭南去当地方官了。
  “羊祜之长,不在征战,而在治理,襄阳若是被他治理数年,只恐荆州不为陛下所有!”凡是仪表非凡的名士,钟会都记在心里,羊祜身长七尺三寸,须眉秀美,仪度潇洒,钟会当然记得清楚。
  “丞相可有破敌之法?”孙皓一见钟会就激动起来。
  按说孙家长相都不错,孙策当年还被称为江东孙郎,孙皓的长相原本也不差,但相由心生,脸上始终带着一股戾气,让他五官有些扭曲。
  钟会从不让孙皓失望,“羊祜战败被俘,回洛阳后,司马炎一日三升其位,中原群臣岂能不嫉恨?”
  丁奉、陆凯不敢看孙皓,目光转向钟会。
  钟会也知道孙皓不喜别人看他,目光转向丁奉。
  仿佛众人的眼中都没有孙皓这个人。
  “离间计!”丁奉脱口而出。
  当年离间石苞,钟会和丁奉都暗中推动过。
  两人算是老盟友了。
  “大将军所言甚是,晋国江北都督,恰好是司马亮!”钟会笑道。
  第六百九十三章 妙计
  羊祜都督襄阳,算是一件大事。
  自然也被杜预知晓,“司马炎用羊祜,可谓知人善用也!”
  司马炎掌权以来,任用贤能,拔擢贤能,在洛阳一众人精中,还能牢牢掌握大权,颇有明君气象。
  石苞、贾充、荀勖服服帖帖,士族门阀无人造次。
  “晋贼经营襄阳,有全取荆州之意!如此说来,晋贼之国策必先南后西!”罗宪举一反三,瞬间就推测出司马炎的用意。
  羊祜是以卫将军之职位都督荆州,比江北都督司马亮的官衔还高。
  “江东有孙皓、钟会为乱,司马炎当然有意!”令狐盛最近比较郁闷,杨峥登基之后,加杜预为平尚书事,却仿佛忘记了他。
  不过秦国的几位平尚书事,无一不是功勋赫赫。
  令狐盛也只能把这些微小的郁闷埋在心中。
  北面的战事他勾不到,东面的功劳他却不想放弃。
  尤其是如今,三国都转入内政,没有任何动静。
  没有大战,就没有功劳,没有大战,什么时候能报仇雪恨?
  他跟杜预关系越来越不好的根源就在于军略上的不同。
  杜预主张积蓄国力,待东吴、中原内变,然后用兵荆襄。
  令狐盛主张答应步协的所有要求,先拿下西陵再说,东吴内乱,要等到什么时候?
  凭借秦军的犀利,何惧陆抗和羊祜?
  只可惜他不是蜀中都督,没有决定权。
  荆襄之地仿佛就是三国大势的缩影,北有晋国,西有秦国,东有吴国。
  三国的势力在此地交汇,所以必然龙争虎斗。
  恰好,荆襄也聚集了三国最优秀的将帅。
  不是杜预不想占有荆州,而是一出兵就要与陆抗的水军大战,羊祜在北面坐收渔利。
  步家未必安的什么好心。
  当年周鲂断发赚曹休,断了曹魏一臂。
  吴国最喜这些诡计。
  “司马炎有意最好,陛下已经以荆州为重,令上庸督周旨协助于我,诸位稍安勿躁。”杜预也知道令狐盛的心思。
  不是稍安勿躁就是静观其变,令狐盛耳朵都快听出茧了,踱了两步,忽然心生一计,“细作来报步阐暗中联络羊祜,不妨透露给陆抗,离间两家?”
  杜预与罗宪都是将领,专注于正面对决,国力比拼,阴谋诡计的确非二人所长。
  罗宪稍作沉吟后道:“陆抗当年也在西陵为将,必有耳目,步家之事,岂能瞒过他?或许他早已知晓,为了顾全荆州大局,所以按兵不动,透露给他不能奏效,不如透露给孙皓!”
  令狐盛一喜,“不错,不错,孙皓性情暴虐,杀伐由心,岂能坐视步家首鼠两端?”
  “当年步家支持鲁王,与孙皓之父是政敌,孙皓必不容步家矣!”杜预虽不喜阴谋诡计,但两国交战,有什么就用什么。
  东吴自相残杀,或者晋吴大战,对秦国而言都是好事。
  “既然都督同意,可立即执行!”令狐盛急不可耐。
  他感觉天下均衡的大势将在荆州打破。
  由自己的双手打破!
  年纪越大,昔日的仇恨便越是强烈。
  尤其是司马炎代魏而立后,心中的恨意日增。
  然而杜预却目光复杂的看着他,“此战或可削弱晋吴,难以打破天下之均势也!”
  三国到了今日,绝不是一战两战就能一统天下的。
  这是国与国之争。
  更是关东关西几百年争夺崛起的机会,也是寒门庶族与士族门阀之战……
  但令狐盛显然没有听进去。
  半个月后,步家暗通秦、晋的消息,呈放在孙皓的案几前。
  以孙皓的脾气,当场了爆发了,其实他早有收拾步家之心,不过步家手上捏着西陵要塞,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步家联系秦晋,要把西陵卖一个好价钱,孙皓怎能忍耐?
  钟会看完消息之后道:“此时绝非一两日,西陵为长江咽喉,扼守上游,抵挡蜀中,此地若失,则荆州不保!”
  荆州不保,那么江东就更加危险。
  “步协贼子,当碎尸万段!”孙皓怒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