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看了一眼许吟和钱沣,这两人被掣肘,无法来救他。
  又看了一眼黄昏。
  这货……此刻竟还一副很闲暇的神态。
  对他不抱希望,不帮倒忙就好了,就他那三脚猫功夫,随随便便一个人,随随便便一刀,就能让他喜日变忌日。
  朱棣又看了一眼身前的纪纲。
  苦涩笑了一声。
  纪纲是个好臣子,直到此刻,他依然没有放弃保护自己。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
  握紧了手中剑。
  想屠大龙?
  做梦!
  我是朱棣,我是永乐皇帝,我……我的梦想没竟,怎么可能死在这里。
  第210章 厂公的希望
  黄昏当然不急。
  目前的局势,是梅殷和朱棣两人对弈后分出了胜负,毫不夸张的说,朱棣输得体无完肤,方方面面都被梅殷占了先机。
  清凉山的陷阱,结果成了朱棣的埋骨之处。
  京营五卫,朱棣让朱高煦和朱高燧去掌控了两卫,然后其他三卫竟然全部是梅殷的人,若不是提前让朱高煦和朱高燧掌控了两卫,只怕京营五卫全部反叛。
  这件事朱棣不算完败——他应该就是刻意给梅殷营造的这个局面。
  要让梅殷反,总得给他反的力量。
  朱棣依赖的还是天子亲卫。
  然而朱棣却没料到,梅殷的目标是屠大龙、抢朱文圭,所以目前而言,梅殷的落子在每一步上,都碾压了朱棣的落子。
  朱棣输了。
  死定了?
  当然不会。
  因为朱棣的落子,不止是那些,还有一子。
  这一子叫黄昏。
  黄昏有自知之明,他是朱棣的臣子,无论朱棣有没有交代,他都是今日棋局中的一子,况且,这是老子的婚礼。
  我黄某人有必要保证它的完美。
  且不提个人诉求,就是求生欲这一点,黄昏也必须和朱棣站在一起,梅殷若是拥戴朱文圭登基,那么他黄昏的头颅和纪纲一样,也会被当众砍了,用来收买、安定人心。
  更何况还有大局观。
  十五世纪的大明王朝,不管是你梅殷也好,还是朱允炆也好,都不如永乐好。
  肉眼可觑的永乐盛世接仁宣之治。
  傻子才不选。
  所以当杜金明几人围攻朱棣时,黄昏看向山顶四周,山下的护卫早就撤走了,丘福、朱能等人也早已率兵去紫禁城那边。
  说起来也是讽刺。
  他们都以为杜金明等人是自己的力量,有自己拱卫是安全的,谁知道却是梅殷提前布的局,今日事了,自己估计要去诏狱里呆几天了。
  不过不急,还有人没现身呢。
  婚礼之后,徐辉祖就不见了,连自己敬酒他都没喝,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黄府,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何处。
  黄昏现在有些担心家里。
  梅殷可以提前几个月,将杜金明、张良安排到自己身边,那么戏班和乐班之中,是否也存在着提前几个月安排进去的刺客?
  完全可能。
  黄府之中,戏班班主手执软剑,门口出现了四个戏班戏子,此刻都手执兵刃,步步逼近婚房,他们知道婚房之中有谁。
  大明皇后。
  黄昏老婆。
  两个女人。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将这两个女人掳走,送到城外大风冈,可以当做人质用来保护梅殷和朱文圭,方便南下。
  若是掳不走,那便杀了。
  很简单。
  对大明皇后如此,戏班班主能理解,但为何对徐妙锦也要如此,他不是很懂,隐然觉得和黄昏的时代商行有关。
  毕竟梅殷做的事需要钱。
  而黄昏的时代商行,如今是真正的日进斗金,将来的钱途不可限量。
  何况有这对姐妹,徐辉祖也会乖乖听话。
  然而……
  戏班班主发现,梅殷低估了黄昏,自己也低估了黄昏,哪怕他是提前几个月就带领戏班蛰伏在应天,因缘际会,成了这场婚礼的戏班——这其实是个巧合。
  原本按照梅殷和刘莫邪的安排,他们的戏班只是掩饰身份,在大计之日,是要想办法潜伏进大内,趁乱掳走徐皇后的。
  不曾想黄昏大婚。
  于是提前改了计划,想方设法成了这场婚礼的戏班。
  实在是天助。
  但是——当戏班班主带着四个麾下逼近婚房时,婚房隔壁的厢房门被推开,走出四个人后,他才明白,为什么黄昏能够走到今日,在纪纲、梅殷的双重压慑之下,反而能让景清绝望的去殿中刺杀朱棣,还能让庞瑛曝尸大风冈。
  这个青年的后发制人着实让人头疼。
  从婚房隔壁出来的四个人,其中三人身着锦衣卫飞鱼服,腰配绣春刀,都是年轻人,恰是赛哈智调给黄昏私用的赵芳生、苟布、张凤阳三人。
  还有个少年。
  年纪不大,腰间佩剑,步履沉稳,率领赵芳生三人拦在戏班班主身前,摇头道:“其实你们应该知道,黄镇抚使不会遗漏你们。”
  戏班和乐班反复调查过,没有任何悬疑。
  但黄昏不信。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将王振、赵芳生、苟布、张凤阳四人留在了府中,只做一件事:保护徐妙锦和徐皇后。
  前者为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