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准备妥当。
  朱高燧带着一标心腹骑兵准备突围。
  还没出帐,有人匆忙进来禀报:“殿下,救兵到了!”
  朱高燧愣了下,“打破敌军的包围圈了?”
  那人禀报道:“不是,是一位将军率领几位扈从,从包围圈外杀了进来,满身是血,此刻正在外面等你,说要和你细谈接下来的战事布置。”
  朱高燧茫然不解,难道是朱能?
  朱能这货可不会冒这个险来。
  急忙出了帐门,定睛一看,发现满身是血腰配长剑手提银枪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和自己有那么一点亲戚关系的徐辉祖。
  他竟然来了?
  他怎么来了?
  这个关键时刻,徐辉祖只要继续带着他的兵马稳扎稳打,平叛之后少不了一分军功,为何偏偏要冒这个险到被围困的大田来?
  朱高燧想不通。
  但他明白——徐辉祖来了,他就不用突围了。
  沙场冲锋,朱高燧自从不比二哥朱高煦差多少,但那是仅仅沙场厮杀,一场战争可不讲究那么点勇猛,还有兵道。
  而徐辉祖作为一个儒将,靖难之战打得北军痛不欲生,要不是因为徐增寿被杀,朱允炆不信任徐辉祖,把他调回应天,鬼知道靖难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以徐辉祖的能力,朱高燧深信不疑。
  他确实是被徐辉祖打服过。
  站在徐辉祖身边的几个人,几乎全是满血浴血,有钱沣等人,意外的是,还有一个读书人——朱高燧见过。
  当年他来应天,差点成为质子,见过这个读书人。
  黄观。
  他不是在诏狱么,怎么出现在福建,父皇怎么会起用他?
  第251章 千古帝王之殇:榆木川!
  徐辉祖看着朱高燧的样子,就知道这位三皇子想干什么,冷笑道:“殿下可曾想过后果,数万大军若是折损于此,陛下会念父子情乎?”
  会念。
  但无法对天下交待,所以你朱高燧就算不死,也得被贬为庶人。
  朱高燧说不出话来。
  徐辉祖环视一圈,“当断则断!”
  旋即看向朱高燧,“兵道诡也,当下局势,突围并不重要,卑职来此,也不是为了救三皇子殿下的,而是为平叛梅殷,所以,还请三皇子殿下配合。”
  朱高燧愣道:“如何配合?”
  徐辉祖缓缓说了四个字:破釜沉舟。
  为何突围?
  没有意义。
  当下增援已到,正是趁勇突进的时候,这个包围圈确实让朱高燧的兵力动弹不得,但同样的,梅殷的兵力也被牵制在这边。
  所以……可以直捣黄龙。
  只不过代价很惨烈。
  朱高燧明白了徐辉祖的意图,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一定是疯了。”
  徐辉祖哈哈一笑。
  不言语。
  只是直视着朱高燧,目光里有不屑和讽刺,堂堂大明皇子,沦落到当下处境,你还有什么资格来说我是个疯子。
  就是我这个疯子,才能救你朱高燧这一生。
  许久,朱高燧颓然的叹道:“你赢了。”
  ……
  ……
  朱棣抵达了顺天府。
  按照先前制定的策略,会在顺天府休憩几日,然后整顿兵力,将所有的兵力带上,去大同或者宣府两座重镇之一。
  可惜朱棣不按套路出牌。
  抵达顺天之后,当天询问了榆木川、大同和宣府三个地方的情况,立刻就打了鸡血,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在沙场上驰骋纵横的飒爽英姿。
  根本不顾劝。
  着人安排了小宝庆,将太子少师姚广孝、尚宝司丞袁忠彻等文人留下,带着丘福就要去往宣府,临走之前又改了主意,把黄昏带上了。
  应天城本有的兵力,以及羽林卫等,也被带了去。
  打仗!
  朱棣就像出笼的猛虎,饿了两年,谁都拦不住他。
  对此,黄昏只想骂娘。
  他要想要打造一个举世未有的大明没错,可不是自己亲自跑到战场上去厮杀啊,我黄某人又不是拿破仑,打仗这玩意儿一窍不通。
  我值钱的是我的眼光和那颗脑袋里的知识。
  老子是人才。
  不是帅才和将才。
  他甚至都不明白朱棣为什么会将他带去前线,是打算万一出了什么事,拉着他黄昏陪葬,免得将来祸害大明?
  还真有这种可能性。
  骑马跟在朱棣身后,一路北上直奔宣府。
  按照朱棣的意思,是先到宣府整顿兵力,然后陈兵到榆木川,和已经在榆木川撒欢的鞑靼大军对峙,再伺机杀出去。
  倒也还好。
  在路上又有兵力汇入——大同的代王朱桂,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竟然带着他仅有的一个护卫兵力,赶过来会师。
  代王朱桂本有三护卫,不过平叛需要,调走了两护卫。
  也是有苦说不出。
  按说,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把他仅剩下的一个护卫拿出来,用到北方战事上,一旦吃点哑巴亏,朱棣很可能一个子儿都不给留下。
  但位王爷还是来了。
  于是在直奔宣府的路上,朱棣和黄昏这对连襟之间,又多了个连襟。
  朱桂的王妃是徐妙锦的二姐。
  徐达四女,长女徐皇后,次女代王王妃,三女徐妙锦,三个女人的老公如今都在一起,去往宣府征讨鞑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