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也就是说,如果一轮轰炸,三十门火炮能有二十枚炮弹落在城头上,敌军的战损就在一百多,若是十几轮齐射下来,敌军还能有战意?
  直接崩了。
  假设是有液压减震系统和完美的瞄准系统,那么不带喘息功夫的十几轮轰炸下来,你城头上还能有几个站着的活人?
  所以,黄昏才敢肆无忌惮的让出顺平和延平,诱使马哈木放弃游击改打攻防。
  很快,第二轮炮击开始。
  徐辉祖和黄昏两人各自拿了望远镜看炮击效果。
  脸上都浮起笑意。
  有了第一轮炮击作为标的,炮手校准准星后,第二轮炮击的精度大幅度提升,竟然有十八枚火炮落在了城头之上。
  达到了六成的精准命中!
  完美。
  两人甚至在望远镜里看见十来个瓦剌士卒被炮弹炸飞落下城头,也看见了弹片遍地开花后瓦剌士卒的人仰马翻。
  这杀伤力简直大到丧心病狂!
  徐辉祖放下望远镜,看向黄昏,“接下来应该怎么弄?”
  黄昏不假思索,“反正弹药充足,先继续轰炸再说,减少我方儿郎的战损,都这个时候了,咱们也别想节约用弹,最好这当头一棒把瓦剌敲晕。”
  五千人的队伍北上,三十门火炮是用车拉的,有水泥官道,三五百人就可以拉到关外来,那么剩余的四千六七百人干嘛的?
  运的全是弹药!
  不得不说,有钱的大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这几万枚弹药,也就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而且军器院那边还在生产,并且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到关外来。
  嗯,时代商行和军器院、工部共同经营的研发所也功不可没。
  这三十门火炮,其中有十门是时代商行的研发所生产出来的——在兵部、工部和军器院的监督下生产,这玩意儿朱棣可不会视若无睹。
  徐辉祖大感快意。
  他从没想过,原来战争还可以这么打。
  于是下令继续轰炸。
  一直要炸到城头上没有瓦剌士卒为止。
  而在大军最前方,朱瞻基甚至不用望远镜,都能看见城头上的瓦剌士卒被炸得一片血肉,内心极其震撼。
  终于明白黄昏为何要命令攻城的大军分开阵型,留一个火炮炮弹飞越的通道出来:这玩意儿要是操控失误,落在己方密集阵型里,一弹就能要了十来个士卒的小命。
  不过现在看黄昏是想多了。
  炮弹还在轰炸,朱瞻基已经有些按捺不住,觉得是时候攻城了——城墙上的守兵早就被炸得魂飞天外,没有了战意。
  但黄昏和徐辉祖没有收手的意思。
  尤其黄昏,心情爽的一批。
  后世有李梅烧烤,今天老子来一顿黄昏炸鸡。
  给老子继续饱和火力覆盖。
  炮击!
  继续炮击!
  二十轮轰炸过后,毕竟工艺水平还没到位,所以当随着一门火炮承受不住高温炸膛后,黄昏意犹未尽的让传令兵擂鼓挥旗,示意攻城。
  而此刻顺中城墙上早已是一片人间地狱!
  第1079章 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
  城墙上的守兵,十不存一二。
  到处都是尸首,血流成河,那些没死的短腿缺胳膊的伤兵,在尸堆里翻滚哀嚎,越发让瓦剌士卒感到恐惧。
  不是没见识过大明的火炮。
  但真没见过射击落点如此精准,杀伤力如此巨大的火炮。
  根本就是催命符。
  这才多久?
  城墙上的一千多袍泽,活下来的不到两百人,而就是活下来的,也没几个健全的人,全部失去了战斗力。
  亦剌思……
  这位瓦剌大将运气不好,早在一轮火力覆盖下,被开花弹的弹片给结果了性命。
  然而炮声还在轰隆。
  只不过都在城门的两侧远处一些地方了——因为大明开始攻城了。
  头上有火炮的不间断的轰炸,没人敢去城头,接过亦剌思指挥大权的一位万夫长只能将优势兵力全部集中在城门后,欲要死守城门。
  炮兵阵地上,在有一门火炮炸膛后,黄昏就示意徐辉祖,“接下来的炮击,只需要压住城头上的守兵即可,有十门继续轰炸,按照计划,拉五门炮到城门前去。”
  所以此刻只有十来门火炮意思着压制城头瓦剌士卒,不让他们在城头集结兵力,阻碍大明雄师攻破顺中城的城门。
  负责攻城的这边,攻城车在火炮的掩护下,早已抵达预定地点——这一次,攻城的步卒心里爽上了天,有火炮掩护,再也不用担心城头的石头、火油和弓箭了。
  大家还没打过这么轻松的攻城战!
  没有压力,攻城车对抗城门,一连串的撞击后,哪怕是钢铁大门也承受不住,眼看大门摇摇欲坠,那位瓦剌的万夫长看此刻城头上没有遭受火炮轰炸,估摸着是大明怕误伤自己人,于是指挥士卒上城墙上去阻止大明的攻城车。
  然而那些人刚冒头,大明攻城车后面的骑军就开始一轮轮的齐射:三眼火铳的精准射程,恰好笼罩住城头。
  可惜是因为城墙太高,所以大明是没准备攻城塔的。
  当然,也没准备云梯。
  就没打算通过云梯入城,而是直接走城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