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很快,整个银山港这里就再次变的热闹起来。
  不需要有人来管理,也不需要有人去催促,这些倭人干起活都非常的卖力、认真、仔细,一个个都憋着一股劲,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姓氏。
  银山港一栋已经建好的房屋内。
  银山县县令童源满脸笑容的看着再次忙碌起来的银山港。
  “还是恩师的计谋好用啊~”
  “仅仅只是一个姓氏就让这些倭人拼命了。”
  童源原本是北直隶一个县的同知(相当于副县长),银山县划入到北直隶之后,刘晋也是向弘治皇帝推荐了自己的学生童源过来当县令。
  嗯,举贤不避亲嘛。
  弘治皇帝这边稍微一考虑也就同意了刘晋的推荐,银山县不比大明的其它县,这里比较特殊。
  童源是刘晋的学生,也算是高人子弟的子弟了,有他来当县令的话,弘治皇帝也更放心一些。
  “大人,还是您高明,仅仅只是一个赐姓就让这些倭人疯了一般的干活,估计用不了几个月,这银山港就可以建好了。”
  童源的身边,银山县同知钟同榮笑着说道。
  “哈哈,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我恩师的主意。”
  童源笑了笑摇摇头说道。
  “是刘大人的主意?”
  “刘大人真不愧是的高人子弟,对倭国竟然有如此深的了解。”
  钟同榮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感叹道。
  童源的恩师,他是知道的,童源能够来银山县当县令,那也是他恩师举荐的。
  一般人,想要从同知做到县令,那是需要好多年的。
  可是童源呢,仅仅在同知这个位置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转正了,成了这正七品的县令了。
  人比人气死人啊。
  钟同榮是一个举人,年纪都已经四十多岁了,这一次要不是银山县需要很多人的话,他可能还在家里面准备这考科举,想要金榜题名。
  举人是可以做官的,但是只能够等朝廷这边有没有空缺,但是像童源这样的进士就不一样了,朝廷这边是直接分配的。
  童源现在才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已经正七品的县令了,自己四十多岁还是个同知。
  更别说童源的恩师刘晋了,去年中状元,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现在都已经是正四品的大员了,而且还有爵位在身,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未来前途无量。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巴结眼前这个童源的缘故了,巴结了童源,童源是刘晋的学生,以后肯定可以跟着飞黄腾达,他也是可以跟着有机会升迁的。
  “大明这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童源笑了笑,接着问道。
  “有,前往南洋的商队有些已经返回大明了,太平侯占了吕宋的马尼拉,改名为月牙城,所有去南洋的商队据说都赚的盆满钵满。”
  “另外,刘大人和王大人出使草原,据说很快就收服了鞑靼诸部。”
  钟同榮将自己这边收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嗯,算算时间的话,是差不多该回来了。”
  “前往黄金洲的船队抵达哪里了?”
  童源点点头,接着想了想又问道。
  “根据今天过来的商船消息,他们已经差不多抵达了九州岛了,应该这几天就会抵达我们银山县这里。”
  钟同榮回道。
  “终于要抵达我们银山县了。”
  听到钟同榮的话,童源忍不住眼前一亮。
  第557章 中转点
  倭国九州岛西边的海域,朝鲜和倭国之间的对马海峡之中。
  上千艘大船浩浩荡荡的形势在海面上,沿着洋流一路向北,朝着遍地是黄金的黄金洲前进。
  “抵达了倭国了,这里是九州岛,再往北走就能够抵达银山县了。”
  田二牛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再仔细的对比下地图,满脸笑容的说道。
  伴随着海贸的发展,大明和倭国、朝鲜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从大明天津前往倭国的航线是已经相当的成熟,天津远洋贸易行牵头,更是在航线沿途的牧马岛(后世的济州岛)这里修建了港口和中转站。
  牧马岛港口和中转站的修建,极大的方便了前往倭国的商船。
  庞大的船队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没有遇到任何的问题,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的状态都非常完美。
  “在银山县这里稍微休整一番,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鱼溪。”
  “以后在鱼溪这里建立中转站和港口的话,前往黄金洲就安全多了。”
  田二牛的旁边,赵猴子同样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指了指地图上的鱼溪说道。
  “放心吧,鱼溪这里有黄金,用不了多久,它就会繁华起来。”
  田二牛非常自信的说道。
  船队浩浩荡荡的继续前进,很快就抵达了银山县银山港口这里。
  “哈哈,欢迎、欢迎~”
  田二牛船队的到来,银山县的知县童源那是表示了热烈欢迎。
  这上千艘船只的停泊,单单是收取停泊费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再加上这些船只的物资补给和在银山县这里休整的这段时间内的消费。
  绝对可以极大的拉动整个银山县的发展。
  这对于现在的银山县来说,非常的重要。
  “童源,这银山县发展的很快嘛,这银山港口的规模都已经相当可以了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