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并不是人人都有野心,而且野心也是伴随着自己实力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现在草原已经被大明牢牢掌控,他们纵然是有再大的野心,也必须要消失的干干净净。
  更何况,他们其实也都是平庸无比的人,比起小王子达延汗来差了不知道多少,达延汗都死在了大明的铁蹄之下,他们难道比达延汗还厉害?
  所以安安心心的在京城这边过过幸福的富家翁生活不好吗?
  非要去草原上当什么自由的雄鹰?
  “草原牧民也是我大明子民,也是朕的子民,务必严厉要求草原省的各级官员,不得欺诈、压迫草原牧民,如此类事情发生,必严惩不贷。”
  弘治皇帝点点头,想了想也是说道。
  草原安定,这北方就安定了,现在唯一有边患问题就是西域和乌斯藏了,对于这两个地方,弘治皇帝也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今年收拾了南洋诸国,明年就着手收拾西域和乌斯藏,并且还要一直往西打,一直打过去,打到欧洲,打通和欧洲的陆地上的交通。
  自己越来越不行了,弘治皇帝想要趁着自己还活着,去尽可能多的解决这些问题,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庞大的版图。
  当然了到了弘治皇帝这个地步了,他现在也有自己的野心,他的野心那就是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可以和秦皇汉武一样伟大的帝王。
  “是~”
  众人齐声的回道。
  “陛下,太子殿下以及户部侍郎刘晋求见。”
  这时,有小黄门急匆匆的来到书房。
  “宣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接着也是疑惑的对着众人说道:“这个刘晋,懒得要死,他竟然会主动来求见。”
  众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刘晋的懒,那是已经朝野皆知了,弘治皇帝说给他放假两个月,他就真的在家休息两个月,一点都没有提前回岗上班的意思。
  张懋同样去南洋出征了大半年,在家休息了三天就迫不及待的上早朝了。
  很快,朱厚照、刘晋就来到了弘治皇帝的书房。
  “都坐吧~”
  看了看朱厚照和刘晋,弘治皇帝笑了笑点点头。
  他们两个都如此的年轻,这天下是自己的,但终究还是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弘治皇帝一时间也是感叹起来,恨不能向天再借五百年。
  “刘晋,这两个月还差半个月呢,我还以为是准备修满了。”
  看了看刘晋,弘治皇帝笑了笑说道。
  “陛下,臣是有这样的打算。”
  刘晋想了想回道。
  “……那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弘治皇帝无语了,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懒了。
  “陛下,不知道您看了今天的大明早报吗?”
  “我们大明的棉花、羊毛价格飞涨,到了明年的话,肯定会对我大明的纺织业造成巨大的动荡和损失。”
  刘晋想了想也是说道。
  “报纸,朕看了。”
  “这羊毛和棉花价格飞涨,会不会是有商人故意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所造成的?”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问道。
  周围的众大臣一个个听到刘晋的话,顿时也是来精神了。
  纺织业涉及的利益太大了,可以说这京城上下的人,很多人都在这个行业内有自己的利益,在场的这些大佬们也不例外。
  多多少少都在一些纺织厂有自己的股份,甚至于有自己家族投资建造的防止工厂。
  “陛下,这一次并不是有人故意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而是市场上对棉花和羊毛的需求大增,导致了棉花和羊毛的价格飞涨。”
  “今年,我大明大江南北,新增的纺织厂总数超过三万家,其中单单是江南地区就新增超过2万家纺织厂,有些大的纺织厂投资非常大,需要雇佣几万人的员工。”
  “我大明今年风调雨顺,棉花的产量比起去年来增长了十几倍,羊毛的产量也是增长十几倍,但是和市场庞大的需求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
  “这也就导致了棉花和羊毛的价格飞速上涨。”
  刘晋拿出了一份数据递给弘治皇帝,用数据说话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新增超过三万家工厂?”
  弘治皇帝和众大臣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微微瞪大了眼睛,这也太多了。
  纺织业的门槛其实很低,有几台机器就可以开一个工厂,甚至于连工人都不需要雇佣,直接自己一家人当工人都可以。
  如果是造船厂、钢铁厂、水泥厂这样的,投资巨大,门槛高,只要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够投资的起。
  这也就导致了大明纺织业在今年爆炸式的发展,一下子新建投资的工厂实在是太多了。
  “这下可遭了!”
  谢迁忍不住着急的说道。
  他们谢家在南京这边就投资建造了一个大纺织厂,这棉花和羊毛价格飞涨,对他们家的纺织厂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利润缩减,甚至于如果价格涨的太多了,他们还会亏本。
  现在的关键是可能都买不到棉花和羊毛了,这意味着花巨资投资的纺织厂可能就要荒废字在哪里生锈。
  “是啊,情况非常的严重,对我们大明的纺织业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