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8章

  几天的时间,老百姓家里面肯定都还是有存粮的,这有粮食吃,就不用怕。
  朝廷的赈灾粮食一到就更加不用担心什么了。
  那些想要发国难财,想要趁机哄抬粮价的商人都没有任何的机会,老百姓的粮食还没吃完,朝廷这边的赈灾粮食就已经到了,甚至于规模庞大,粮食价格都要下跌很多。
  你还想发国难财?
  你的生意可能连平时都不如,平时好歹还是正常生意,这有了灾情,朝廷的粮食调集过来,大量的粮食给老百姓发下去,都不需要买粮了。
  这样的赈灾速度,不仅仅可以讲灾荒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且朝廷这边赈灾的花费也可以降到最低。
  银子都不需要出,直接出的粮食,而现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朝廷设置在各地的粮仓早已经爆满了,只需要运过去就是了。
  第1619章 这还是灾荒之年?
  河南开封的一处农村,王大爷看着都已经龟裂开来的田地,心里面也是忍不住祈祷起来。
  “龙王爷,你好歹也是下点雨,再不下雨的话,这地里面可就真的颗粒无收了。”
  自从开春之后,河南这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下月了,这天天都大太阳的,田地都被晒得龟裂了。
  看看自家田里面的麦子,王大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带上水桶,准备着去河里面跳水浇灌下。
  只是当来到河里面的时候,这才发现,以往水量还不错的河现在都已经见底了,变成了涓涓小溪。
  “连河里面都没水了。”
  王大爷看着干涸的河床,又无奈的挑着自己的水桶往村里走去。
  刚刚走到村口,就看见众多的村民们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聊着天。
  “今年这个大旱可真是少见啊,连河里面的水都干了,还想着挑些水去浇灌下田地呢。”
  王大爷来到树底下,看着村里面的村民们都非常悠闲的坐着,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样的干旱,我六十岁了,也都只见过两回,上回的时候,还是四十多年前了,那个时候我还仅仅只有十几岁。”
  “那年啊,和现在一样,都是几个月没下一滴雨,连这河都干了,田里面的庄稼都旱死了。”
  “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在吃树皮,吃观音土,树皮吃完了之后,大家就开始逃荒了,这逃荒的路上到处都是尸骨,实在是惨不忍睹啊。”
  王大爷的脑海中回忆着那个时候的场景来,有些事情他甚至于都还没有说出来,毕竟周围都是孩子,易子而食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不然这些孩子肯定要被吓坏的。
  “可不是嘛,那个时候啊,吃了树皮之后,这人肚子大跟十月怀胎一样,连屎都拉不出来。”
  旁边同样上了年纪的李老头一听,也是跟着说道:“我记得当时我们王家村有200多户,几千人呢,结果呢,那次旱灾之后,我们村就只剩下不到80户了,这家家户户都有人饿死。”
  “我八兄弟结果就活下来我跟老五,我们两个都还是运气好,遇到了好心的老爷再哪里煮粥给灾民吃,硬是吃到了那一碗粥水,这才活下来。”
  “现在看着这些孩子们浪费粮食我就气,恨不能狠狠的揍他们一顿,看看这一地的粮食,当时要是有一块这样的馒头,不知道能够救活多少人。”
  “我有个亲妹妹,当时就是被人用三个馒头给买走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李老头说话的时候,都忍不住要打自己家的曾孙了,但是又舍不得,这平时含在嘴里都怕化了,哪里舍得去打,也就是做做样子。
  “可不是嘛,当年啊,这粮食可金贵了,特别是这灾荒之年的时候,一个人都换不到多少粮食的。”
  “哪像现在,纵然是这灾荒之年,这吃喝也是不愁的,这家家户户谁家没个几百斤粮食,一地窖的甘薯,一梁的玉米。”
  王大爷也是跟着说道。
  “现在村里人也是少了很多、很多。”
  “以前的时候,我们村人特别多,地就那么点,家家户户就死磕那点地上面,一年到尾都吃不饱,穿不暖。”
  “现在,这移民的移民,这进城打工的进城打工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婆子带着孩子们在这村里面了。”
  “以前几千人的大村子,现在连十分之一的人都不到了。”
  “是啊,是啊,看看远处的那些田地,以前的时候大家争着抢着种,现在免费给人种都没人种了。”
  “其实这大旱不大旱都差不多了,不旱也没人种,也就是看着自己家那点田地荒芜了难受,那可是祖上好不容易才传下来的。”
  王大爷也是感叹连连。
  世道变了,变的太快了。
  以前大家争着、抢着的田地,现在荒芜了都没人种了。
  以前灾荒的时候,饿殍满地,四处逃荒。
  现在同样是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大家却是可以悠闲的坐在这树底下聊天,孩子们手里面拿着玉米棒子,吃一半吐一半,便宜了跟在身后的那些鸡。
  “发粮食了,发粮食了~”
  就在这时,只见几辆四轮马车拖着满满的粮食来到王家村这里,从四轮马车上面下来几个官差,看着村民们就开始拿着铁皮喇叭喊了起来。
  “发粮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