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陇右,望气士?
  这些字眼再次掀起了朝堂更大的风暴。
  建宁王会同杜鸿渐,伪造了龙骸这个祥瑞,向朝廷邀功的说法甚嚣尘上。
  凤翔府的舆论风气又是一变。
  在李亨的御案上,也开始出现弹劾建宁王的奏章了。
  烦躁的李亨扣下所有的奏章,停掉了和宰相议事的延英殿奏对,可是事情却走向了他无法控制的方向。
  太子詹事杨绾上书皇帝,弹劾杜鸿渐谎报祥瑞妖言惑众。
  这代表东宫一系的官员,也参与到了这场斗争中来了。
  而东宫所指的矛头,自然就是建宁王了。
  接下来在武功城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被朝廷大臣参奏,认为他是杜鸿渐上祥瑞事件的幕后主使人。
  郭子仪不得不上奏章请罪待参,正在筹备收复两京的战事都停滞了下来。
  朝局到了这个程度,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屈服了。
  被皇帝秘密召回的秘书监李泌,坐在皇帝面前。
  李亨被这场祥瑞折腾的精疲力尽,看着对面的李泌,李亨感觉前所未有的放松。
  当年在灵武的时候,就是李泌不断为他筹划。
  到了现在李亨才知道,李泌才是最忠心自己的人。
  李亨将群臣的奏章扔给李泌说道:
  “泌公,杜鸿渐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泌是在灵武待过的,他和杜鸿渐也是相识的。
  李泌没有看其他奏章,只是看着杜鸿渐写上来的奏章。
  李泌说道:“圣人,杜鸿渐臣是相识的,以臣看来,杜鸿渐不是谎报祥瑞的人啊。”
  李亨点点头,杜鸿渐是他在做太子府的时候就熟识的,他很清楚以杜鸿渐的政治智慧,是不可能做谎报祥瑞的事情的。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几乎第一时间就将祥瑞的消息告知朝廷大臣。
  可是如今弹劾杜鸿渐的人多了,李亨对于自己的判断也没那么自信了。
  李泌说道:“杜鸿渐有从龙拥立之功,又被陛下信任驻守灵武,掌边镇军政,日后是必定要出将入相的。”
  李亨点点头,若是日后能平定叛乱,杜鸿渐肯定是要大用的。
  杜鸿渐是进士出身,本身的起点就比普通武将高。
  以他的功劳,只要安安稳稳在灵武待上一段日子,进入政事堂成为宰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泌说道:“臣以为,杜鸿渐没有必要伪造祥瑞。”
  李亨又问道:“建宁王?”
  李泌说道:“陛下是说,杜鸿渐和建宁王勾连,伪造祥瑞?”
  李亨点点头,这是他最害怕的可能,边镇大将和皇子勾结,这可是任何皇帝的大忌。
  李泌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可能!”
  第三百四十三章 颜真卿
  李泌说道:“建宁王要迎奉陛下,为何不在陇右造祥瑞?非要跑到灵武去?”
  “杜鸿渐是迎立陛下登基的大功臣,他和建宁王勾结有什么好处?”
  这两个反问,让李亨放下心来。
  确实,杜鸿渐的地位,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参与到皇位继承斗争中来。
  他已经肯定可以位列宰相了,无论谁继任皇位,杜鸿渐都有大功劳。
  都会将杜鸿渐供起来。
  以杜鸿渐的政治智慧,和建宁王勾结才是最愚蠢的。
  要知道如今东宫威望不低,建宁王也只是一个发配到陇右的王爷。
  李泌说道:“陛下,臣以为,祥瑞应该是真的。言路之事,堵不如疏,臣请陛下派有司前往灵武,判定祥瑞真假,以正天下人之心!”
  李亨点点头,如今朝堂上一团乱麻,要解开这个乱麻,自然还是要从最开始的地方。
  李亨说道:“招翰林学士来拟旨。”
  翰林学士来到了殿前,李亨说道:
  “诏曰,令御史中丞颜真卿,秘书监李泌,前往灵武勘验龙骸祥瑞。”
  翰林学士是皇帝的词臣,润色圣旨就是他们的工作。
  一道四六骈文的圣旨很快写好,皇帝简单看了一遍,就命令内侍省的掌印太监盖上玉玺。
  “今日是哪位宰相轮值?”
  鱼朝恩立刻说道:“陛下,今日是韦相轮值。”
  “立刻送去政事堂,请政事堂用印。”
  李亨听到是韦见素轮值,也没有故意拖延,而是直接让宦官将圣旨送到了政事堂。
  接到圣旨之后,政事堂很快也达成了一致。
  颜真卿是第一个弹劾杜鸿渐的,虽然他和宰相们也不对付,但是天下公认的敢于直谏皇帝的大臣。
  派颜真卿去,自然是朝堂上下都信服的安排。
  秘书监李泌在朝堂上地位超然,虽然他只是一个秘书监,但是很多朝廷大臣都是李泌推荐的。
  李泌也是出了名的为天下尽心尽职,虽然他和皇帝的关系亲近,但是也不会为了皇帝欺瞒天下。
  这道圣旨很快就被政事堂加盖印章,立刻得到了群臣支持。
  颜真卿和李泌准备前往灵武调查,这场朝堂风暴也暂时压了下去。
  不过所有人都盯着颜真卿和李泌,等待他们在灵武的调查结果。
  得到了皇帝和政事堂命令的御史中丞颜真卿,正在家中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前往灵武。
  “阿爷,张副使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