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只是经过一番探查,陆青山发现黑点的数量远超他的预计。
  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道族的人手绝对无法做到彻底封死他回天河城的路径,如果他是道无涯,会如何做?
  换位思考,很容易便得出了最后的答案。
  求助魔族。
  陆青山已然明白,这些黑点就是魔族与道族联手设立的截杀线,为的就是截杀他。
  只是在海底穿行的他,视魔族与道族的截杀线为无物,轻而易举地越过。
  但是,越过截杀线后,陆青山并没有就此返回天河城,而是在海底中停了下来。
  他一向眼里容不得沙子。
  所以,在陆青山眼里从没有躲过旁人截杀就开始沾沾自喜的说法。
  相反,在他看来,你截杀我不成,那就要做好被我反杀的准备。
  这才是陆青山的理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
  他在进阶八境之后,接连渡过数次天劫,修为直升五劫境,但相应的,他当初在中灵域积攒下来的经验值也在巨量消耗。
  虽然还不至于就此见底,但可以预见不久之后的窘迫。
  未雨绸缪。
  他急需新的经验值入账。
  换做旁时,哪会有这么多送上门的“经验包”等他宰杀?
  用游戏术语来说,此处就是一个限时的“练级宝地”。
  当然,要想在这里“练级”,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道魔二族聚集如此多修士,陆青山一旦冒然出手,立刻就会遭遇围困,到时双拳难敌四手,就成了必死之局。
  所以,“练级”的策略也就定下来了。
  偷袭。
  以一敌多,潜伏偷袭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偷袭是门技术活。
  然而陆青山却是其中行家。
  他准备是在道魔二族修士视距之外,也就是他现在停留的位置,对道魔二族修士展开偷袭。
  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
  先不说陆青山如今处在海底,与海面相距千丈,单单是海面与道魔二族修士所在位置之间近万里的距离,就是一道难以跨过的天堑。
  几乎没有法术与法器,是能够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对敌人造成有效打击,更别说是偷袭——这么长的一段距离,是得有多瞎才能看不见从万里之外袭来的法术?
  最重要的是,如此远的距离,超出了视距以及神识范围,又要如何精确“制导”?
  这三个问题看上去都是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唯独在陆青山这是例外。
  剑修的飞剑,在攻击距离这个领域本就是绝对的制霸者。
  别说是竞争对手,就连能看到它影子的都没有。
  而陆青山,在这个基础上还具备着两个射程神技。
  一个属于自身,一个属于本命剑扶摇。
  【心眼】:增加飞剑射程十万里。
  【承影】(被动):蛟分承影,雁落忘归。扶摇若是作为飞剑,有效攻击距离增加100%。
  也就是说,他若是以扶摇做飞剑,理论上的射程将会达到恐怖的二十万里。
  这是什么概念?
  陆青山也不知道……因为即使是他,也从未尝试过在飞剑极限射程距离进行攻击。
  飞剑在飞行的过程中,是存在着法力损耗的,并且损耗大小与飞剑的速度成正比。
  可以想见,一道飞剑经过二十万里的飞行,威力必定大减,甚至是接近于无。
  要想其还具备足够的攻击力以及返回,那太过艰难,需要惊天的修为,不是如今的陆青山所能做到的。
  不过,二十万里做不到,万里以下的远程打击,对陆青山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
  扶摇的第二道神通【含光】则是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无形无息之剑,天生与偷袭这个行为适配。
  至于“制导”问题,则是由心感一并解决。
  陆青山一向是果决之人,既然条件成立,他又怎会再做无谓迟疑?
  他立即是闭上双眼,进入心感状态。
  登时,六千里外的高空上所游弋着数位中等魔尊,以犹如雷达中红点的姿态落入陆青山的感知中。
  “起!”陆青山杀意凛然。
  下一刻,强烈的灵机自海面之下瞬间爆发。
  扶摇疾射而出。
  扶摇不是忘川,在天河海中穿行必然会受到弱水之力的阻碍,犹如在沼泽中前行。
  虽然无形,但是海水却是形成一条满是白色水泡的龙卷,正是扶摇行动之路径。
  陆青山所处之处与海面不过是千丈的距离,但扶摇到达海面的消耗却是相当于在正常环境下前进了数千里。
  不过在破水而出后,那就是天高任鸟飞了。
  对于扶摇而言,六千里的距离,也不过是数息而已。
  数息之后,那高空之上正在侦查的一位中等魔尊,毫无预兆地被穿了个稀烂,血洒长空,然后残破的肉身就是从数万丈高空中向下掉落。
  与之成组、互相照应的其余两位魔族修士甚至是同伴都死了个通透他们都还未反应过来。
  中等魔尊,相当于人族的三步合道修士,就这么瞬间毙命,死于陆青山一剑之下!
  ……
  陆青山感受到“红点”从自己的感知中消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