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的确,他曾经选择了背叛,但‘我们’如今选择了宽恕。在大融合面前,一切仇恨都没有意义……我们的敌人,只有七巨头——准确的说,只有那些软弱的精灵们。
  “来我们这里吧,罗素。你的父亲也在这里。”
  说着,老人向着罗素伸出了手。
  第六十八章 反向挖角
  哪怕是罗素,也不好说教会的理念究竟是好是坏;
  哪怕是如今的他,也无法铿锵有力、义正言辞的说出“这绝对是错误的、罪恶的”这般话语。
  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私心与私欲。
  仅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挣扎,都是不分善恶的——那是凌驾于善与恶这种道德观之上的另一重抉择,关于生与死的抉择。
  诚然,有人可以为了比自己更伟大的事物而献上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然而也有人仅仅只是想要活下去,只是为了存续就可以付出一切代价……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后者就是错误的,更不能要求他人为了“伟大之物”而献身。
  教会并没有必须相信罗素的义务。他们所奉行的道路哪怕是下下之策,但那也终究是能走通的一种道路。窄路也总比死路要强。
  ——所谓的“大融合”。
  只要排除猴面鹰这个隐患,就也确实是一种道路:既然会被幻梦所污染的基点是“感性”、被污染之后造成的破坏发生于“群体”,那么只要舍弃感性、舍弃群体不就好了?
  成为完全免疫“幻梦”的机械心智、仅有一个声音的蜂巢思维,集合所有人类的智慧,再搭配能够扭转现实的灵能。这也是一种文明的出路……假以时日,或许能够成为“堕落帝国”那种级别的伟大文明。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教会如何确保排除猴面鹰呢?
  猴面鹰是一种思想,而思想是不死的。彻底化身为资讯形态的他,完全可以凭借休眠姿态进入某个人的思维里、在大融合之后再通过某种方式自我解码,从蜂巢思维中“解压缩”。到了那时,他们反而就变得完全无法抵抗猴面鹰了。
  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与罗素近距离对抗一样;人类想要在赛博世界中与猴面鹰对抗,也是完全没有胜算的。三贤者能够对抗猴面鹰,虽然有算力更强的因素……然而根本性的差异在于,拥有着“阿尼玛·阿尼姆斯”这一灵能的猴面鹰,他并不具有对“人类”以外的种族的特攻。
  作为黄昏之卵,他的感染范围远不如幻梦那般离谱。他仅仅只能污染、影响、吞食那些存在着群体潜意识的种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猴面鹰同样是教会所信奉的“群体之神”。
  虽然他并非是最初的,但祂将会是最终的——祂不是绝对平等的善神,而是绝对独裁的恶神。
  猴面鹰与“神”唯一的差距,就是他还没有吞食“所有人”。等他将所有人都融为一体,那么他甚至比第一灵能网络的“神”还要更强——因为最初的神并没有纯粹的自我意识,祂是浑浑噩噩的群体意识本身。祂并没有兴趣、也没有过去、更没有立场,祂更接近于一种“自然现象”。
  但猴面鹰却是明确存在着性格、目的、自我意识的。
  教会将所有人的意识打包储存,这就意味着完全放弃对抗黄昏之卵的可能……
  罗素不想毁灭世界,因此他不会参与;可猴面鹰没有这种道德约束。
  两人的位阶处于同一层次。只要猴面鹰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某种手段绕过防火墙……在他进入“内部”、接触到其他人类资讯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他已经胜利了。在他的存在无限膨胀之后,第一个被他侵蚀、吞食的就是罗素。
  阿尼玛的意思是“灵魂”,阿尼姆斯的意思是“精神”。
  与此同时,阿尼玛代表着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阿尼姆斯代表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就如同阴阳鱼中的那两个鱼眼。这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全体人类的“内在与原型”……也即是“群体神”。
  猴面鹰的灵能“阿尼玛·阿尼姆斯”,正是“神的名字”。
  祂就是被所有人关在心中,无法意识、无法察觉,隐没于潜意识之海中的沉睡之神。
  囚困于容器之神——
  毫无疑问。
  通过接触安德鲁、复制了这位教宗大人的性格……借着对方的视角,罗素已经彻底明白了猴面鹰的本质。
  “神之容器”与“阿尼玛·阿尼姆斯”,正是互为表里的一对灵能。
  罗素是外来者,不存于此世的之人。
  他是伪装成凡人的天才,从出生开始便是异质之物。能与任何人成为朋友、也能成为任何人。他是一面有着魔力的镜子,能够映出外部的一切存在、映出人们心中的梦想与真实。他代表着“外在”,代表着超凡的神之壳。
  而猴面鹰是本土的原住民,虽然作为优秀的研究者、但他的本质仅仅只是凡人。他代表的是平庸的神之核。
  他作为人类的一生,都在被人们抛弃、利用、毁弃。因为他不懂任何人的人心,没有后继者、没有梦想、没有希望、也没有任何朋友与同道者,甚至最后连自己的后代与名字也一同失去,在社会层面也完全死亡。
  他在一个机缘巧合的点——他在罗素服下圣秩之源之后,随着他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他终于彻底、完全的失去了自己的一切。主动与自己所拥有的整个世界诀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