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谢怀宁回头看了眼闷不吭声地掉到队伍最末的王阳,忽地开口问道:“王县令先前席间曾说,这虎头山上匪患严重,陈太守事件后即刻组织衙役上山,只是初步摸排就发现了六七处土匪寨子?”
  王阳被点了名,先是怔愣,直到被旁边县丞伸手推了推,才缓过神小跑两步上前道:“是是。虎头山占地约有几十平方公里,地势险峻,一直以易守难攻出了名。
  大人们也知道,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北边来了不少逃荒的人。可京中守备森严,大部分难民被护城兵马阻绝后就又集中流落到了白阳县,后来人数多了实在管控不住,那些人便就集合起来,上山做了土匪。”
  谢怀宁:“匪患如此严重,王县令未曾想过办法?”
  王阳犹豫地看了看赵文中,又看了看晏凤珣:“这……”
  赵文中恼火急道:“这谢太医问你话,你看我们做什么?说话!”
  王阳愁眉苦脸道:“是是。回谢太医话,这不是我们官府不想管,实在是兵力不足。白阳县总人口只有这一些,凭这县上十几个衙役,便是想管也是有心无力。”
  “是有心无力,还是无心也无力,”晏凤珣望着王阳哀声辩驳,忽地淡淡开口:“我看王县令是没有说实话。”
  王阳脸色微变,“扑通”一声跪下来,颤声道:“下官不敢!”
  赵文中见状,也赶紧跟着跪了下来道:“太子殿下恕罪,平安郡内遭此匪患,的确是微臣几人的失职。
  但前些日子微臣已下令集结了周围几县的兵力,现下又有殿下带来的京中精锐垂范,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次行动势必一举拿下虎头山,将所有流寇势力一网打尽!”
  晏凤珣垂着眼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直将两人看的汗透后背才冷声开口:“自京中随行的余下四十步行兵不出三日便会抵达白阳县外。明日全城张贴告示,三日内,愿主动归降的寨子,若无命案在身者,全员缴械不杀,服徭役五年;若有人命官司者,主动自首服徭役二十年,祸不及家人;自愿带队上山剿匪,且有重大戴罪立功表现者,罪行既往不咎,优先纳入地方正规军,赐军籍。
  另,若有检举杀害陈太守贼人的义士,一经查实,由天家再赏白银百两,房屋一座,良田十亩。”
  “然,从宽处理只三日。”
  “三日后,所有负隅顽抗不降者,”他平视着前方,低声一字一句道,“——杀无赦。”
  赵文中和王阳被他语气中的寒意所震慑,不敢抬头,只能喏喏应道:“臣等明白。”
  晏凤珣言罢,也不再看他们,携着谢怀宁等人分别坐车离去了。
  回到赵文中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庄园已近午夜,汪寅伺候晏凤珣洗漱完毕,正待退下,却听自家主子坐在灯烛边忽地开口:“既然是有话要说,杵在门外想做什么?”
  汪寅一愣,转过身走到门边拉开门往外看了眼,一抬头,正对上谢怀宁那双漂亮的深灰色眼瞳。
  他眼珠子一转,瞬间明白过来太子殿下到这会儿还未曾休息,恐怕也是知道谢怀宁要来,是以存心候着他。
  扬唇笑着让出进门的空隙,汪寅对着他道:“更深露重,吏目在外面站着做什么,赶紧进来避避风。”
  谢怀宁见被发现了倒也不扭捏,笑着说了声“多谢”,抬步便进了屋。
  虽然县里的庄园比不得京中高门大户,但是到底也被精心收拾过,屋里的地龙暖融融的烧着,瞬间驱散了外面呼啸冷风带来的寒意。
  谢怀宁走到晏凤珣面前行了个礼,道:“殿下,关于陈守易一事,我有一事未明,思来想去不得其解,还请殿下为我解惑。”
  晏凤珣早就知道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微微掀了眼皮看他:“说。”
  “朝堂皆知,您与梁相私下并不和睦。梁相知道,因为他这些年行事张扬,您早已看他不惯,想方设法也要抓他的把柄。况且平安郡地位特殊,便是只为这些硝石矿,他想着殿下也绝不会想叫他的人顺利坐上这太守之位。是以陈守易一死,纵然是山贼所为,可梁相心中有亏,还是立刻就怀疑到了您身上。”
  “是。”
  “那殿下认为,除了梁相之外,“谢怀宁直视着他缓声道,“那陈守易自己是否也知道,太子并不想叫他平平安安地活到上任?”
  “谢吏目的意思是?”
  “陈太守幼年时曾得过天花,虽得神医医治及时,面上看着与常人无异,但到底是疫病恶疾,至今躯干上仍残留了数片难以消除的麻点。”
  谢怀宁道:“然而方才验尸,臣却未曾在那具难辨人型的尸身上检验出什么天花坑印。为了避免意外,在那之后臣又查看了其他的棺材,但一共十七具尸体,并未有任何一人身上有此特征。”
  晏凤珣明白了他的意思,沉声道:“你是说……陈守易没死?”
  谢怀宁颔首:“或者说,至少未死在这些人之中。”
  “不知陈太守是惧怕太子亦或是出行前的确听说过虎头山山匪恶名,臣猜测,太守应是在途中为了规避发生意外,早就暗自与自家家仆换了行装。若是万幸,或许此刻那陈太守只是被抓回了土匪寨子,还未有性命之忧。”
  只不过若陈守易现下的确还活着,那么很多事情就又多了变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