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佛子不着痕迹地看了崔琬一眼,崔琬垂了一下眼睛,神色如常,让人难以看出是否是他特意叫来了抚子内亲王,来试探奉玄的身份。
  抚子内亲王轻轻“啊”了一声,她低头示意身侧的婢女接过琵琶,摸索着接过玄象琵琶,道:“郎君,真是抱歉,是我忘了这件事。我在日本国中,曾拜从许国东渡而来的罗胡阑琵琶师为师。罗师匠在日本国中,将《崇明乐》改成了四弦曲。为了表示歉意,我为郎君弹奏一遍《崇明乐》。”
  奉玄道:“何其有幸,有劳内亲王殿下。”
  崔琬对奉玄和佛子说:“归坐吧。”他看向抚子内亲王身侧的婢女,伸手指向主坐榻,道:“师匠请上座。”
  抚子内亲王寻着声音的方向对崔琬说:“多谢。”
  “不必客气。”崔琬对着屏风道:“棱伽,慈郎,请到屏风之后来吧。”
  跟着抚子内亲王进屋后停在了屏风后面的两个少年侍从走了过来。
  婢女引着抚子内亲王坐在坐榻上,将拨子交到抚子内亲王手中。抚子内亲王横抱琵琶,坐好之后,用日本国语对不知是叫棱伽还是叫慈郎的白袍少年说了几句话,那少年向崔琬请示之后,退了出去。剩下的白袍少年和婢女一左一右侍立在坐榻两侧。
  崔琬坐在了奉玄和佛子对面的坐榻上。
  抚子内亲王手持犀角拨子,拨了两下琵琶弦,确定弦声无误,随后向奉玄和佛子所在的方向点了一下头,又向崔琬的方向点了一下头,示意之后,弹起了《崇明乐》。
  玄象琵琶的声音清脆至极,细听有金石之声。
  “叮”一声响起。
  《崇明乐》是一首缓和沉稳的短曲。
  奉玄听过四弦《崇明乐》。抚子内亲王最经常弹的日本国琵琶曲有两首,短的那首是《崇明乐》,长的那首名叫《道成寺清姬变》。
  抚子内亲王的琵琶术精彩绝伦,既能拨弦弹出仙气,也能弹出森森鬼气——奉玄第一次听到《道成寺清姬变》时,被吓得哭了出来,阿翁看他哇哇大哭,再也没在八郎在身边时让抚子内亲王弹过《道成寺清姬变》。
  奉玄始终没有听过完整的《道成寺清姬变》。
  《崇明乐》旧曲重听,抚子内亲王的琵琶术更加精进,弦音之中,更显大气雍容。奉玄心中感慨万千,他所有理不清的情绪似乎都随着琵琶之声飞了出来,最后也如同弦音一般,在回荡中渐渐减弱,散入了无限的虚无。
  《崇明乐》是一首雅乐。太宗朝琵琶师罗胡阑东渡日本,取《尚书·尧典》“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四句话将五弦琵琶曲《崇明乐》改为了四弦曲《崇明乐》,罗胡阑代表大许独在异国,所作的乐曲声中,即使含有无限哀伤,最终也归于温和典雅。
  抚子内亲王一曲弹罢,余音似乎仍在梁上环绕回旋。
  室中诸人久久没有说话。
  一个官兵的出现,打破了室内的沉默。崔琬在迎抚子内亲王诸人进入屋中后,不曾重新关上屋门,一个官兵在屋外大喊了一声:“报!”
  崔琬隔着屏风,轻轻说了一声,“何事?”
  官兵跪在门外,道:“大人……官署门前有人落下了一个包袱,包袱中……”
  “直说无妨。”
  “由于包袱无人认领,还发出腐臭味,衙门打开了包袱,里面……裹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
  抚子内亲王的衣袖略过琵琶,琵琶弦发出“铮”一声轻响。
  崔琬重复了一遍:“脑袋?”
  “还有一张用血水写成的字条,写着‘王贵义’……这是今天被流寇杀死的一个兄弟的名字。”
  佛子看了奉玄一眼,两个人俱是一惊。剩下的魍魉暗卫,这么快就来复仇了吗?
  崔琬对抚子内亲王道:“师匠,您的琵琶弹得极好。只是现在事情有些不雅,还请师匠回避。”
  “劳烦大人了。”婢女扶起抚子内亲王,和白袍少年一起走了出去。崔琬和奉玄、佛子将抚子内亲王送到了室外,崔琬看抚子内亲王走远了,问那官兵:“纸条在你手中,还是在郡守手中?”
  “大人,郡守知道王贵义是我们的兄弟,今天我们报过他的丧,所以要我先将纸条拿给您看。”
  崔琬接过沾满血污的纸条,拿给佛子和奉玄一同看。
  那张纸的正面写着“王贵义”,背面写着一个“一”字。
  那写字的纸纸质光润,奉玄知道,那是一种被叫做“东山兔白”的纸。佛子看过纸条,问崔琬:“崔大人,你派去追杀我师弟、最后找到尸体的那三个官兵,都叫什么名字?”
  崔琬示意那官兵回答佛子。
  “那三位兄弟叫王贵义、徐业、徐春维。”
  沉吟了片刻,佛子说:“死的是追杀崔大人的人。崔大人,我师弟来还你三条人命了,这是第一条。”
  作者有话说:
  贺兰奢用东山兔白纸,在宣德给奉玄留的信(被撕了)就是用东山兔白纸写的。
  第36章 兰阇2
  “天生丽质,没办法。”
  九月初十,幽州下了第一场秋雨。送抚子内亲王归国的队伍为秋雨所阻,行进得很慢。九月十三,佛子和奉玄跟随着队伍行到了摩笄县。
  崔琬本来打算从上汝郡城前往管城郡城,然后再前往宣德郡城。在他的计划中,到宣德时,魍魉暗卫已经除尽,那时他会公布抚子内亲王的身份,光明正大派人向卢州镇军府传旨,要卢州军在卢州最南端的博庆郡接应他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