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70章 壶天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人们对皇帝的要求总是有些苛刻。孝仁皇太女为百姓敬仰,因为她是太女,没有成为皇帝。
  权力与猜忌不能分开,握着最多的权力的人是皇帝。一位皇帝,如果像常人一般渴望人伦亲情,将猜忌全部隐去,人们便说他不像是皇帝,缺乏皇帝的魄力;然而,如果他为了皇位染上了一手鲜血,人们又会说他冷酷无情、没有人性。
  陛下被人称赞仁德,这仁德也着恰到好处的血迹。陛下的亲弟寿王的死让人们觉得陛下是一位不同于常人的冷酷帝王;然而,此后再无宗室死在陛下手中,又让人们察觉到陛下的慈爱——皇帝不可以有过多的温和人性,先立威再立德,威恩并施,才是帝王。
  陛下老了,身体不好,因为一场风寒已经卧床两月。太子宣布大赦天下,要所有佛寺道观为陛下抄经、念经、祈福,卢州各郡也得到了消息,各佛寺写经坊领了抄经任务,僧人争相为陛下祈福念经。
  太子对大臣们说:“孤是孝子,孤的父皇永远是大许的皇帝。”许朝没有父亲退位儿子登基的先例,太子说自己是个孝子,父亲在一天,他就做一天太子。先帝与陛下是亲兄弟,先帝去世,陛下三月后才肯登基,太子说父亲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陛下能为兄弟哀伤三个月,他会为父亲哀伤六个月。太子为自己冠上孝子的名号,以此嘲弄自己的父亲。
  或许太子不是一个恭顺的儿子、一位仁厚的兄弟,但是他对百姓的仁爱无可怀疑:泗州遭遇蝗灾,太子亲自问候灾民,三月不肯食肉,吃米饭时只吃发黑的陈米。许朝太.祖曾遍封宗室,太子说:“宗室安天下,非天下养宗室。”从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开始削减宗室王孙的供奉,减轻百姓的负担。太子刚当上太子时,潮州多有盗贼,群臣建议加重刑罚,太子说:“百姓做贼,长官有罪。”以为潮州赋税太重,百姓无暇修习礼义道德,才会做贼,因此裁撤潮州官员,重新为潮州选用了清廉宽厚的官吏。
  在百姓的心里,太子——孝仁皇太女的长弟——既有恶名,也有美名。
  太子命令天下为陛下祈福,鹿施郡的佛寺每日敲钟,众人希望陛下身体康复的祈愿能借着钟声上达佛前。在许朝全境响起的钟声和诵经声提醒着天下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与世隔绝的桃源大抵只是一种幻想,这天底下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脱离朝代而独立存在。
  奉玄在可以下床走动后,再次握起了刻意剑,他从未觉得刻意剑这样重。当他将刻意剑再次拿在手里时,他这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场伤势为他的身体带来的损伤。
  奉玄与到思颜下过多场盲棋,渐渐能在棋盘上走上二十多步。昨日下棋时,到思颜听见钟声,忽然叹了一声,说:“城里敲了五天钟了,京城还没有传来新消息。看来陛下龙体微恙,不见好转呀。”
  奉玄从到思颜口中得知了陛下的状况,这才知道钟是为自己的阿翁敲的,他做不到漠不关心,不过听说之后,面上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他问佛子明日能不能陪自己出门走走,佛子答应了。
  鹿施郡下过雪,天气算不上晴朗,大街上少有行人。奉玄拿着盲杖出门,走出官署没多久,就觉出了不方便,佛子看奉玄走路不方便,直接拉住了奉玄的手。奉玄想起目盲的抚子内亲王,内亲王耳力过人,出行时只需要让紫蝉扶着,不需要盲杖,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有人推着木车走过去,木轮轧雪,发出声音。
  奉玄问佛子官署外什么样,佛子说:“房顶都白了,街上有人扫雪,路边没有雪。”
  嗯。除了路边,到处都是白色的。
  佛子说:“奉玄,向左偏头,等你抬起头来,就能看见郁山的山影,郁山太大,要使劲抬头,才能看见山巅。”
  奉玄想象着巨大的郁山。雪气清冷,不知道郁山是不是也变成了白色。
  佛子拉着奉玄的手往前走,说:“你前面一里处有一户人,家里种了好大一棵松树,苍松覆雪,松针的颜色更显青翠。隔着松树看山,郁山就像一块巨大的花青玉。”
  奉玄问佛子能不能走到松树附近看一看,走到松树附近就回来,佛子让奉玄小心脚下,带他往前走了。
  雪里有女子身上的白梅香、被雪湿润的土的气味,有狗吠声,奉玄听见行人三三两两从他和佛子身边走过去。城南佛寺的钟声响了三声,三声意味着三世佛,钟声一一上达佛前,为天下的主人祈福。
  两人走到有松树的那户人家,往回返的时候,天上似乎下雪了。奉玄和佛子冒着小雪在街上走,奉玄感受到风将小雪吹到了自己的脸上,扣住佛子的手,说:“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1
  佛子说:“不怕风雪,怕你手凉。奉玄,雪下起来了,我没带伞,路边有茶肆,我们去茶肆里坐一会儿。”
  “嗯。”奉玄很久没有走那么长的路,和佛子走了一段路,自己也累了。
  佛子让奉玄抬脚,带奉玄走进了路边的茶肆。雪天客少,茶肆里有两个说话人枯坐着,看佛子带奉玄走进来,对佛子说:“郎君,这雪一时停不了,听不听说银字儿?”
  佛子挑了一个避风的角落,让奉玄坐下,点了茶和茶点,对说话人说:“你讲吧,讲得好,我给你双倍的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