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
  #柏中水装可怜
  第142章 禁脔3
  希望下次我们相见时,是笑着的
  二月十六日晚上,高平郡王射死了房安世的白虎。建业人纷纷议论这件事,议论了五六天后,就把高平郡王抛在了脑后,议论起了新的事情——二月廿三傍晚,有个男子将脸贴在竹帷上,偷窥通觉寺的女尼,女尼一转头看见了一张脸,吓得尖叫。
  那男子转头就跑,女尼手快,一把扯下了他腰间的玉扣绦子。绦子的玉扣是用羊脂白玉琢磨成的,花纹格外精致。
  那日傍晚,崔涤曾陪崔琬去通觉寺看望过六如比丘尼,因此有人说那玉扣绦子是崔涤的。不过有人反驳说崔涤是武家儿郎,腰间一般都用革带,很少用绦子。
  又有人说那玉扣绦子是哀太子的三儿子孟北侯的,孟北侯说自己腰粗,用不了那么短的绦子。
  流言传来传去,传到了江北来客柏中水身上。柏中水是个客居在建业的闲人,人们以为他是仗着长公主的宠爱来建业谋求官职的,不知道他其实不想来建业,他是被陛下扣在了建业——陛下说永平翁主不和长公主不恢复通信,那柏中水就不许回去。
  二月廿二那天,永平翁主收到了母亲的信,随后给母亲写了回信,母女二人关系缓和。于是柏中水终于能回江北了。
  在通觉寺发生偷窥之事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廿四,柏中水恰好打算回江北了。这时间赶得很巧,建业人想起他的衣饰考究,是用得起玉扣绦子的人,又听说他要回江北了,立刻猜测绦子是他的,他这是要畏罪潜逃。
  柏中水听说之后,也不急着回江北了,嗤笑了一声,说自己鼻梁挺直,如果贴着竹帷偷看,那出现在竹帷上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他的鼻尖。他说贴着竹帷偷看的人想必脸平如饼。
  荀靖之也听说了玉扣绦子的事情,他知道偷窥的人绝对不会是柏中水,因为二十三日傍晚时,柏中水正在水目山上,根本没办法出现在通觉寺——那时荀靖之和他都在水目山上。柏中水没有将荀靖之扯进这件事情里,没有让荀靖之替自己证明,他只用自己的鼻子为自己证明清白。
  荀靖之不知道柏中水是不屑于把他说出来,还是不想打扰他。他不太明白柏中水对他的态度到底如何。
  二十三日傍晚,荀靖之先下了山,柏中水比荀靖之晚了一些下山。傍晚天气轻寒,山中弥漫着雨后的草木香,柏中水和荀靖之一起往青山幽严寺寺外走。
  出于礼貌,荀靖之问他:“柏大人也下山么?”
  柏中水摘下一片苇叶,拿在手里折了几下,说:“我晚些走。我知道郡王不想和我同行,所以我请郡王先走。”
  荀靖之的确不想和柏中水一起下山。他想起柏中水曾和崔琬一起去通觉寺,又一起下过棋,问柏中水:“柏大人和伯玉是朋友?”
  “算不上。”
  “伯玉兄没告诉我,他是和你一起去的通觉寺。柏大人那夜去通觉寺做什么?”
  “翁主怕周紫麟冒犯您,让我看去看着周紫麟。”
  “麻烦你了。”
  “谈不上麻烦。”柏中水用苇叶折了一条小舟,弯身将小舟放在水渠中,对荀靖之说:“郡王,手还疼吗?我希望这条苇舟能带走您的烦恼,也希望下次我们相见时,您不要再难过了,开心一点。”
  荀靖之没想到柏中水拿苇叶为他折了一条小舟,他看着苇舟顺水流走,说:“我以为柏大人像周大人一样,傲气。”
  柏中水说:“周紫麟是目中无人,他不配和我相比。”
  荀靖之转身打算下山。
  柏中水叫了他一声,“郡王,”他说:“你要记得我。”
  荀靖之说:“有必要吗?”
  柏中水一愣,挑眉说:“没有。郡王走吧。”
  荀靖之于是下山了。他没有回头,但是他觉得柏中水在看他。
  柏中水在想什么——生气了,还是在嘲讽地笑他?
  可是他不想见到柏中水那张脸。
  他在房安世府邸中见到的影子,不是柏中水的影子吗?那是谁的影子,是谁和他说了“别来无恙”?
  那天荀靖之下山之后就去找了崔琬,崔琬正在家休息。崔琬请荀靖之到屋中小坐,他是个风雅的人,屋中摆着蝶光绢屏风,丝绢染成渐变之色,上红下白,装饰着金泥鸾鸟带。
  崔琬不爱俗物,他用的香炉是一只青瓷香炉,炉盖上蹲坐着一只幼狮,炉身刻了海水纹。香炉中燃着淡香。
  荀靖之进屋,崔琬让婢女换了香。
  荀靖之对崔琬说:“伯玉兄,不必这样麻烦,我只稍坐片刻。我有事想问你,二月十六日那晚,你见过柏中水柏大人么?”
  崔琬说:“见了,那夜我与他下了半夜的棋呢,就在廊下,那里能赏月。十六那天月亮圆,我忽然来了兴致,想去拜访日本国使者西园寺红叶,没想到他不在家。我在路上遇见了柏大人,所以就邀请了柏大人。”他问荀靖之:“郡王见过柏大人了?”
  荀靖之听说过西园寺红叶这个名字,最初他听说这五个字时,以为建业有一个寺庙,叫西园寺,其中的红叶好看——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日本国使者的名字。他没见过西园寺红叶,也对他没有兴趣。
  他只对柏中水感兴趣,对崔琬说:“我自然是见到柏大人了。伯玉兄,我曾问你谁和你同去了通觉寺,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是和柏中水同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